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慈城新城“生态治水”,海绵城市理念建设
分类
(编号:2)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4-28 22:12:2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宁波水系发达,但易受洪、涝、潮三重威胁,建设海绵城市尤为迫切。以宁波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本报今起推出“探访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系列报道,梳理这些项目的海绵城市理念和成效,为缓解城市防涝压力、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人水和谐环境提供借鉴和示范。 昨天早晨的一场疾雨,对于家住老城区的许多市民而言,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是不是又要内涝”的不安。但对于家住慈城新城的周先生而言,这样的雨没有带来什么困扰,更多的是净化空气、滋养新城。 慈城新城是我市首个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区块,官山河以西2.84平方公里区域的生态雨水处理系统已经全部建成,显现出良好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成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范本。 “新城建设‘生态治水’的理念其实与慈城古县城一脉相承。”全程参与新城开发的慈城古县城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慈城新城规划占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如果采用将区域标高整体抬升的传统方式,不仅工程巨大,遇到洪涝灾害时蓄水外排将严重影响周边区域。 这是个老问题,慈城古城在1000多年前也遇到过,是人工湖慈湖的开挖,成功调蓄了北部山体的汇流,加上古城内“半街半水”的“双棋盘”路网格局,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保古城远离洪涝之害。 时隔千年,慈城新城不但参照了古城的路网格局和城市肌理,还借鉴了悉尼的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城市规划手法,创新设计了一个能对雨水径流污染进行生态净化、回收、利用的系统。 这是一个渗透了海绵城市理念的新城:外围路网路堤合一,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由四周逐步向中间下降坡度,在区域中心开挖一个排涝湖,并结合生态滤水系统,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有效解决新城的雨水净化和蓄洪问题,也使河道、中心湖等水体得到净化。 占地26.9公顷的中心湖就是新城里的“雨洪公园”,最多能容纳约20万立方米降雨。经生态方式过滤的湖水和精心打造的湖区景观,为居民提供开阔舒适的户外空间。 生态滤水系统是海绵城市的基础,设置于新城道路边。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城主要道路旁都有一道约2.5米宽的下沉式绿化带,比路面低20厘米左右,这确保了主要道路在大雨中依然无积水。“这是一个‘沉下去的绿岛’,不仅有绿化美观作用,还能收集、过滤和涵养水源,雨水经此下渗和净化,将汇流至各河道,最终流入中心湖。”该负责人说。 目前,慈城新城官山河以东区域的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也已全面开工。可以预见,未来的慈城新城将是自然环境一流的新型江南水乡中心城镇。 专家点评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缓解城市防涝压力,改善水生态体系,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慈城新城就是通过下沉式生物滤水带,将净化后的雨水引入中心湖,建立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为宁波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