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土地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被我国列为一大重要挑战。笔者认为,在自然资源知识图谱中必须区别两类自然资源,一类是支持人类生存的资源,主要是农用地资源和水资源,其中耕地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这一判断,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全世界。另一类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而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能源、矿产资源又都是有限的,这又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能源、矿产资源的接续性、替代性和经济性,清洁能源和矿产的绿色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应该清醒地看到,耕地资源利用不当仍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而这一“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没有实现,且是高置信度判断。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大多数区域的农药、氮肥使用率比上一个10年提高了14%和12%,耕地面积增加了5%,草地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了7%。根据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状况》报告得出的结论: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生物多样性的很多关键组成部分都在减少。各国报告显示,农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33%是减少趋势、15%是稳定趋势、19%是增加趋势,还有33%情况不明。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及其服务正在逐渐减少的严峻现实,而全球范围内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必须持续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