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 “ 城乡可持续发展” 专栏,与大家分享一篇研究城市中人与野生动互动关系的文献。
(专栏编辑:干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通过在线记录的鸟类观测数据研究城市中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
来源:LOPEZ B, MINOR E, CROOKS A. Insights into human-wildlife interactions in cities from bird sightings recorded onlin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0, 196: 103742.
(图片来自网络)
与自然互动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福祉,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城市中的许多地方都能为人们提供与野生动物互动的机会,包括开放空间、住宅庭院和花园,但人们对城市中用来观察野生动物的场所却知之甚少。
本文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作为研究对象。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总人口2 695 598人,位于美国东部落叶林和中部高草和混合草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经历四季分明的湿润大陆性气候。城市的东部边界是密歇根湖,并且拥有广阔的西海岸。研究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获取鸟类观测的空间数据,分析人们观测鸟类的地点,进而探讨城市中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机制。
研究首先进行鸟类观测数据采集。选择eBird、iNaturalist和Flickr三个社交媒体平台,因为它们均包含可供公众下载的鸟类观测数据,且涵盖不同用户群,可获得人们在线记录的更完整数据。从eBird中筛选“偶然观测”、“静止计数”、“移动计数”三类观测数据;从iNaturalist中下载定位精度在50m以内的鸟类观测数据(包括物种名称、观测点、日期、时间以及图像链接等信息),且排除编码为“圈养”的数据;从Flickr 中筛选定位精度最高水平(即街道水平) 的观测数据,提取标签或描述中带有“鸟”字样的照片,同时每天仅查看同一用户的一张照片以避免重复计算,并删除无可见鸟类或圈养鸟类的照片。
第二步是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采集。研究基于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局2013年的土地使用数据,将最初60个土地使用类别概括为以下7大类:养护为主的开放空间、娱乐为主的开放空间、其他开放空间(包括小径、绿道和墓地)、水体、独户住宅、多户住宅、道路和路权空间。同时,为了评估社区特征对鸟类活动的重要性,研究将芝加哥划分为77个社区,并且使用7个预测变量(总用地面积、离湖的距离、居住区面积比例、开放空间面积比例、总人口、收入中位数、年龄中位数),以描述社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步是数据分析。研究分别计算了三个社交媒体平台的鸟类观测数据在每种土地使用类别上所占的比例。此外,基于上述社区预测变量,采用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对每个社区的鸟类观测总数进行预测,删除公路或水体25m范围内的观测值,并且对每个社区的观测数量进行泊松分布拟合。
研究结果显示,开放空间特别是娱乐区,是芝加哥鸟类观测的重要地点;水体、道路等其它土地使用类别,也为人们提供了观测鸟类的机会。而在占地面积小、开放空间少、低收入的社区,以及离密歇根湖较远地区的鸟类观测较少。
研究结果还表明,三个平台的鸟类观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如eBird 在多户住宅区的观测比例最小,而Flickr在娱乐区和水上的观测比例最大,在保护区的观测比例最小;eBird在道路和路权空间上的观测比例大于Flickr;iNaturalist在居住区的观测比例远大于eBird。
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居住区出现较少鸟类观测的原因可能在于绿地空间少、每人每地观测仅算作一次观测数据以及照片拍摄地点模糊等,并提出跨社区维护或创造开放空间,促进本地物种发展以及在私人土地上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策略。本文还探讨了娱乐为主的开放空间和高收入社区出现较多鸟类观测的原因,前者是因为娱乐区的可达性及活动多样性都较高,后者是因为富人拥有更多闲暇时间以及更好的拍照设备和上网技术,从而提出可通过环境教育和宣传,增加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为城市中的自然体验提供更公平的机会。
最后,作者还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指出现有平台数据可能遗漏部分无法使用智能机、对平台不了解、未记录观测结果的人群,并且提出未来改进方案:将在线记录的鸟类观测地点与人们出于其他目的使用社交媒体的地点相比较;区分当地居民和游客;获取鸟类以外的野生动物观测数据。
(供稿:朱佩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0年电子阅读版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