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思维导图清洗
思维导图生成
图片加框
文件目录变图片
二维码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期刊精粹 | “先锋实验”到“历史复兴”——斯科普里城市发展路径转型解析【抢先版】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jAxNTIwOQ==&mid=2247504366&idx=1&sn=4b65f848c0c46171476297372d60757e&chksm=96e7b968a190307e37538b01daf974d7ebe54bdb0698ac1a7c32b1b86bed9f6ea4ead4e2bca6&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国际城市规划
时间
2020-08-20 11:17:0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先锋实验”到“历史复兴”——斯科普里城市发展路径转型解析》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巴尔干半岛城市发展长期被置于城市研究的视野之外,而北马其顿斯科普里城市建设又是其中一个尤为特殊的案例。经历国家政体的频繁变革、民族问题的此起彼伏,从曾经典型的东方城市成为社会主义首都,到如今努力打造欧洲形象,斯科普里作为首都城市不断探索国家形象的适宜表达。
20世纪初期,斯科普里第一版现代城市规划以不规则的街区轮廓界定出历史城市形态,以宽阔的道路、集中的公共空间塑造现代城市肌理,奠定了斯科普里的城市格局。而加速斯科普里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是大地震后的《1965震后整体规划》。新规划基于城市自然形态确定了区域边界和功能结构,并推演了城市发展规模及功能级配,避免了城市发展过载;将城市分为四级功能区,并匹配同级别的商业配套、文化设施;重新梳理了城市铁路、公路网及公共交通系统。
在1965规划基础上,丹下健三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参与了“斯科普里300英亩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丹下健三将斯科普里分成老城南北轴线和瓦尔达尔河东西轴线,并通过“城墙”“城门”隐喻欧洲中世纪的城市空间(图1)。由此,火车站、行政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会展和商业购物等公共设施组合成的巨构式的城市综合体“城门”和由环绕核心区的集合住宅构成的“城墙”首先开始落实。
图1 丹下健三所做的斯科普里核心区规划(1965年)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参考资料绘制
受此影响,大批如国家邮政通信中心(图2)、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图3)等实验性建筑率先落成。但是1965规划推行的最大的阻力在于处理现代居住模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冲突——规划希望推行均质化、平等化、混合化的居住空间,但原本多民族分区聚居的文化隔阂难以消除。
图2 国家邮政通信中心
资料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gallery/2018/sep/06/modernist-architecture-skopje-macedonia-in-pictures
图3 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
资料来源:同图2
1991年马其顿独立后,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新的城市规划将重点放在城市核心区闲置土地上的重启建设,并迫切希望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形象改头换面(图4)。
图4 斯科普里城市核心区基本形态(2020年)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参考资料绘制
此后,政府推出“斯科普里2014计划”,在核心区沿瓦尔达尔河两岸新建了一系列新古典和新巴洛克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如马其顿抗争博物馆、国家议会大厦等(图5),许多社会主义时期的现代建筑外观也被改造成了古典建筑式的立面。老城轴线上的马其顿广场竖立起亚历山大大帝喷泉塑像、马其顿凯旋门,沿轴线对岸修建了腓力二世雕像。新计划一方面是掩盖奥斯曼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印记,声明对马其顿帝国文明历史荣耀的合法继承,表明坚持走向西方化,努力融入当代欧洲文明,打造欧洲化首都的目的和决心。
图5 瓦尔达尔河北岸新建建筑
资料来源:http://www.thebohemianblog.com/2016/05/skopjes
1965和2014两次城市计划引导斯科普里城市发展由现代主义转向历史复兴,其矛盾根源在于:政体流变与国家形象难以匹配,政局切换无法保证长效的城市建设;历史角色与文化自信无法调配,复杂的社会结构难以构建统一的文化认同,城市实践无法避免流于刻意粉饰;政府、规划师、公众等多方角色的决策脱节,直接导致了规划与落实的背道而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长期错位,缺乏完善的法制规范和运营规则。另一方面,虽然“2014计划”对此前计划抱有明确的否定,造成了城市景观碎片化,但就物质空间而言却并非完全割裂,反而赋予了城市以“包容性”,为城市空间的分层利用创造了可能。
作者:
汪妍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吴冠中
,伦斯勒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彼山(上海)建筑设计工作室,主创建筑师
周鸣浩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伍江
(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延伸阅读
中东欧战略空间规划的发展:以路径依赖、欧洲影响和国内政治为研究视角
分形理论视角下的克拉科夫历史空间解析和修补研究
希腊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文化遗产管理
编辑、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
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