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规院风景分院郭榕榕在“2019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演讲者∣郭榕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分院
去年是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大规模集中展开建设的一年,我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汇报分为四部分:项目情况、规划落实、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考。
滹沱河是神州大地上众多山川河流中不那么有名的一条。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时,连它的 “滹”字也不太能念得准,但是沿河孕育了丰富的人类文明,是石家庄市的母亲河。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干流总长588公里。流经石家庄境内的长度是205公里,流经一城八县(区、市),沿途有多座水库,其中最大的是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这条大河承载历史千年、孕育文化千载、滋润百姓千万。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滹沱河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平原河道断流,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第一次去看现场时是黄沙漫天的状态,由于河道宽度很宽,站在其中如置身于沙漠之中。198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经常推着自行车或扛着自行车过滹沱河,那时他就指出要恢复滹沱河两岸生态。
风景分院最早于2009年开始接触到滹沱河项目,我们当时承担的是滹沱河风光带总体规划,从2015年正式开启了关于滹沱河一系列项目群的规划和设计。这个项目从规划到设计再到落地实施的延续性非常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实践。在这些林林总总的项目中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是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我们称之为大规划,规划范围涉及到沿岸109公里长,分为三期工程。目前为止一期工程42公里已经基本建成了。二期工程于今年春季开工,在疫情期间设计人员也是坚持不间断的驻场工作,预计今年8月份完工。二期完工后,预计今年9月份三期工程开工。
规划109公里范围,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深泽界。沿途上游主要经过了灵寿县、鹿泉区、正定县,核心是石家庄的主城区,下游流经藁城区、无极县、晋州市及深泽县。

整个规划从市域空间格局上提出“一城七县,拥河发展”的思路,理顺了沿河区县与河道的关系。规划提出的理念、原则、结构、格局和内容都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和依据,在保障行洪安全为根本的前提下,以生态修复为基础,实现“蓝绿交融、景美民丰”的愿景。同时,从生态滹沱、安全滹沱、文化滹沱、活力滹沱、智慧滹沱等层面提出了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包括规划提出的分期建设,在后期实施建设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规划方案来落实的。
一期工程是河道的核心部分,从中华大街到藁城城区42公里的范围;二期工程主要是下游43公里范围;三期工程是上游从黄壁庄水库到中华大街的24公里范围。
一期工程分为两个区段:紧邻正定和主城区的区段叫城区段,长度19公里。往下游进入藁城城区的藁城段长23公里。在风貌和设计策略上,这两个区段具有不同理念。城区段更加强调城河互动,游赏节点多,风貌更公园化。下游的藁城段有开阔的空间,呈现大江大河的气势。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一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8年《新闻联播》对修复的成果进行报道。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省、市各级领导多次来工程现场进行视察。
二期工程更靠近下游,所以它的风貌就更加乡野。我们在规划中利用下游各区县的现状和优势、特色,突出农业产业与生态的融合,形成“花田草海、水上草原、大地景观和乡野田园”的滹沱风景画卷。
三期工程位于上游,从风貌和生态上来说更加自然,以防洪为本,生态为基,上游三期突出“原生态、大尺度、低干扰、近自然”,修复成为水源涵养、生态保育的自然河道。
大尺度生态修复项目在规划落地的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工程。规划阶段习惯于采用多系统并列叠加的模式,系统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对后期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图纸在实体空间层面融合到一起时,它的复杂系数是呈指数级增长,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内部结构复杂的工程,而且是一个外部联系广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滹沱河项目仅建设阶段就涉及多专业、多部门、多标段。主要涉及到土建、绿化、水利等八个专业,并且需要对接的主管部门众多,如园林、水利、市政、国土等八个部门。由于项目面积和范围大,建设过程中划分成不同的标段,如一期工程共划分了25个标段。因此,到最后除了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要与不同的部门以及人打交道,来协调其中的利益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修一条路,道路做法详图可能画到路缘石部分就结束了。但是在实际现场中会发现,修这条路还有其它事情要一并解决。比如,旁边栽行道树要留空间;配合海绵系统要有植草沟;夜景照明要考虑庭院灯的位置;庭院灯下面供电的电缆要放在管沟里。如果对这些事情没有合理的统筹布局,后期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或者影响建成效果的问题。
造成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比较大的因素是受到红线影响,红线范围变化对方案影响较大。其次是受现状影响,现状不仅包含地上物,同时还包含不可见因素,比如管理范围、地质情况、市场资源情况和施工组织情况等。另外它也会受到城市事件和工期的影响。项目底图一直处于频繁调整状态之下。
虽然有诸多不确定性,总在变化,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大型项目还有一个特点是面积大,设计弹性空间较大,总可以找到协调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生态修复项目中植物材料的生命特征以及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绿地会随着城市一起成长和变化,项目散发着动态变化的魅力。
比如,滹沱河的湿地公园节点是目前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首先是根据现状来梳理洲岛水系,让内、外部河道水系连通。另外,丰富内部的植物多样性,将完善的游赏体系布置在其中,外围布置了大片沙滩。当河水上涨的时,内部会呈现出梦幻景象,栈道好像飘在水上。当水下落时,外围大片沙滩会露出来,给人们提供了亲水空间。当时我们为了保留一棵树而堆了一个小沙丘,当沙滩淹没在水中时,沙丘还露在外头。

基于这个项目,可以概括目前的规划设计流程。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我们总说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且具有可实施性的规划是一切工作的大原则和基础。
第二是切实可行的深化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心里要怀有上位规划浪漫的、理想的情怀,同时还要考虑落地实施过程中柴米油盐的细节,所以它是支撑规划落地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第三是理性严谨的施工图设计阶段,要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同时对材料参数进行详细控制。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自上而下、相对静止的过程,针对于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来说,后面还有两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施工阶段的驻场设计,在这个阶段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增加设计对工程的把控力,有效地进行设计的管理和优化。接下来是长期的跟踪和积累观察的过程,我认为这可能是滹沱河项目后期工作的重点。这个过程是经验积累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对上位规划直接的信息反馈。
目前的这种模式虽然设计牵头,但最终还是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反复的工作和无端的浪费。应对大型项目过程化、动态化的发展,目前的流程是否还有优化的可能性?随着新科技、新手段、新理念的融入,是不是会逐渐改变现有的设计模式?作为设计方是不是能有更好、更高效的途径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
大型绿地与城市结构和都市生活密不可分,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户外休闲空间。这一点在城区段河湖区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个区域紧邻正定新区,下图中建筑是正定新区的会展中心。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对功能性、设施性的布局进行了留白,没有进行过多的建设。去年湖体实施过程中,正逢河北省旅发大会在石家庄举行,领导就把这儿定为主会场,所以我们在较短时间内配合调整舞台、广场以及喷泉设施的建设。现在这个区域真正变成了石家庄的“城市客厅”,滹沱河一年四季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演出、唱戏、轮滑、马拉松、骑行、足球、篮球、婚纱照等。我们特别愿意在项目中看到这些景象,因为我们建设的初衷是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巧妙利用现状是每个设计师的必修课。结合现状做出的设计比在空地上平白做出来的设计更加丰富有趣。有时候可能不用费太多力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享给大家滹沱河树的故事。我们在去年3月湖体进场放线时,发现湖里有一棵原生的树,跟周围人工栽植的树相比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我们当时决定把它留在水边。与湖体一起建设的还有河对面的景观塔。建成后,树跟对面山上的塔之间形成了两两相望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为滹沱河本来很宽广的河道构建了一个非常微妙的联系,这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滹沱河项目中总结了一个12×12的矩阵,主要涉及12个大专业。其中每一项专业的调整,可能会带动其它各个专业的联动调整。这是驻场时必须要关注的事情,这是事物间联系的一个层面。
大型项目一般会划分不同的标段,要格外关注各标段间的衔接,还有不同标段内同样建设内容效果的统一。我们会对每样材料进行认样和封样,并且会在施工前提出统一的技术标准。
一个平台
强化规划设计主导地位,搭建多方、多专业共同参与的统一管理平台,系统化的管理要贯穿工程的始终。
规划设计中要更审慎的对待每一寸土地,人工引导的生态究竟是否可以进入到自然健康的生态进程,还需要长期观察和评估。
大型的生态修复项目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复合的,所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探索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在规划前期对后期运营要有科学合理的布局。
呼吁建立一套健全的行业制度和管理的体系,呼吁建设高度商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材市场,因为这个才是保证建成品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欢迎大家抽空去滹沱河畔走走看看,多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
最后要感谢项目团队的所有成员,是小伙伴们在滹沱河不断挥洒汗水、付出青春,才有了今天的大美滹沱!
项目团队成员:韩炳越、郭凤霞、刘华、郭榕榕、李沛、何晓燕、范红玲、王溆森、贾岩、穆立雷、赵娜、赵桠菁、祝启白、马晓晴、牛春萍、李盼盼、李择晰、田思涵、王璐、鲁莉萍、蒋莹、高倩倩、辛泊雨、盖若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