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梳理了近年来核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强调,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推进《核心区控规》实施。
?一要始终把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摆在首位。以长安街为依托,结合疏解腾退,推动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优化,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严控建筑高度,明确街道主导功能及规划策略,落实优化规划管控要求。健全“四个服务”制度机制和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二要深入推进疏解减量提质。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发挥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的承接作用,北京主城区外其他地区可梯次承接部分适宜功能。严格实施“双控四降”,让核心区“静”下来。减存量和控增量要一并抓,在拆除违法建设、留白增绿和减量更新等方面下功夫,抓好在途项目规划建设。疏解减量要和提升同步进行,实现“腾笼换鸟”。压茬推进低效商务楼宇改造提升,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发展文创园、科技园。推进金融街、金科新区等现有功能区优化提质,推动王府井、西单、前门、大栅栏等传统商业区转型升级。
?三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围绕“两轴”“一环”,加强特色塑造和功能布局引导。长安街开展沿线景观优化,重点管控建筑形态与公共空间,抓好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形成连续开放的长安绿带。加紧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抓好重点文物腾退和重点建筑整治。沿二环路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文化景观环线。
?四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了”要求,保护好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加强城址遗存保护,保护好胡同、四合院、老字号。逐步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全面实施安宁交通,完善慢行系统。丰富和拓展保护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一处一策”推进重点文物腾退,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构建文化探访路体系,“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乡愁和记忆。加强风貌分区管控,对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第五立面等实施差异化管控和精细化引导。
?五要扎实开展街区保护更新。抓紧制定街区保护更新意见,实施好街区保护更新导则。加强历史保护地块风貌整治和恢复性修建,保留提升地块以公共空间整治、风貌改善和功能提升为主,更新改造地块优先用于补充公共服务短板。精心打磨街区更新重点项目,集中连片出效果。多打造精品胡同。
?六要改善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平房区申请式改善,深化探索“共生院”模式,加强直管公房产权管理。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同步组建小区业委会或物管会,引入物业管理。有序推进简易楼、危旧楼改造,妥善解决失管小区等问题。推广“劲松模式”“首开经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坚持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带头实施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
?七要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紧紧围绕“七有”“五性”,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公共服务要优质均衡,重点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办好各类便民店、便利店、菜市场,完善一刻钟服务圈。发展实体书店、剧场和健身等文体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要安全可靠,加强老旧管线更新改造,抓好城市内涝治理。交通出行要低碳便利,强化交通综合治理,改善健步悦骑空间,加强停车治理。
?八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监测哨点,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做优做强区级疾控中心,推进医防协同。制定实施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筑牢基层公共卫生“网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强化物资设施保障,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平疫转换预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光盘”行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建设“健康北京”。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设韧性城市。
?九要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建立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安保体系,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狠抓安全生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建设综合应急体系,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蔡奇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