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导 读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属企业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简称“弘都院”)积极投身西藏、新疆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四川灾后重建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从2016年底弘都院中标《拉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项目开始,项目组对拉萨市展开了为期近三年的规划服务和扶贫相关工作,日前该项目审查通过。
《拉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项目(以下简称《技术规定》)是拉萨市首次编制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此前,拉萨市城乡建设多采用国家标准和各部门的行业标准并行的模式。各省市牵头参与拉萨建设项目(部门),都采用各省市的标准,造成拉萨市各个建设项目不能有效衔接,甚至给审批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和不便。因此,《技术规定》将填补拉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空白,有效解决拉萨市由于技术规定缺失带来的诸多规划审批和建设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了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进一步强化了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法制化,为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重要依据。
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民族内涵和悠久的城市底蕴,并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和强烈的地域特征。因此项目组在编制之初,便树立了保护历史文化与尊重地域特征的基本思想。由于拉萨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基础薄弱,项目组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50余人次,奔赴高原,克服高反,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拉萨各委办局座谈,积极主动会同相关委办局和专家沟通,打下了扎实的工作基础。随后,项目组大量梳理了现行的国家标准、自治区标准、其它省市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拉萨市的总规、控规及专项规划;结合拉萨市规划管理实践,对于部分国标内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形成了尊重地方特色的《技术规定》。
项目组召开专家咨询会
项目组在做好各委办局基础调研工作的同时,主动下乡镇、下社区,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并将相应的解决对策纳入到技术规定中,为藏族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保障。例如,项目组在走访墨竹工卡下辖村庄的时候,通过居民座谈和实地调研,发现村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可以供居民休憩和活动的设施匮乏。究其原因,村庄在规划配套设施的时候往往采用了国家标准,忽视了当地藏民的民俗习惯,如藏民在喜庆的日子喜欢摔跤、舞蹈等活动,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习俗等。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项目组在技术规定中明确配套标准的同时,发挥技术扶贫的作用,与当地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建立联络和沟通机制,解答其遇到的技术问题,工作之余担负起“责任规划师”的职责。
项目组在墨竹工卡县回迁房走访调研
项目组将同样的服务精神体现在尼木县。作为历史文化县,尼木县具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藏香、藏纸的制作最为著名。尼木藏纸作为中国造纸技术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技术特色。长期以来,该县尚未把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动力,多数居民还处于贫困线以下。项目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为该县的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主动义务承担了该县战略发展的咨询服务,在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形下为县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加大了力度。另外,项目组也积极为当地藏香、藏纸的推广贡献力量,帮助当地藏民通过互联网新技术大力宣传传统工艺,提高藏民的收入水平。
项目组在尼木县走访调研
众所周知,拉萨市地处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日光强烈,这对项目组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殷丽副院长是课题组最年长的老大姐,因有高血压常年需要服用降压药,但仍坚持带队多次赴拉萨进行现场工作,自己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亲力亲为,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桥梁;彭斯作为项目负责人,克服家里孩子小等诸多困难,高原反应使她头痛欲裂、彻夜难眠,但仍然坚持带领项目组高效完成现场调研工作;连彦初上高原之时,血氧浓度一度降低到60%以下,但依然坚持完成了白天的调研工作,直到晚上身体不适、体力不支,才去医院输液吸氧;刘浩、张诚、李佳霓等年轻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都能咬牙坚持,高效地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刘浩勇于担当,屡次上高原自己身体不舒服,却不声不响为大家做好调研计划及行程安排;张诚也是非常有闯劲,跑前跑后落实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氧气罐和预防高反的药物等。在拉萨工作的日日夜夜,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得到了历练,可以说这个项目铸造了团队坚韧的意志品质,迎难而上,为西藏拉萨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建设和幸福生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项目组多次给拉萨市的各级领导和部门汇报,不断完善《技术规定》成果,最终拉萨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的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审查,现已进入试用阶段。《技术规定》在编制过程中,注重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兄弟单位的积极交流,把已有规划编制研究成果的相关经验纳入其中,力求更好提升拉萨市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水平。《技术规定》的使用,将对提升拉萨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这不仅是项目团队贡献的力量,也是首都规划人助力拉萨城乡发展建设的又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