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一周热点(8.9~8.15)重磅来袭!
从“时事热点”到名家“观点理论”,
拓展视野,学会应用!让您掌握城市化最新动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
来源:规划师笔记
内容解读: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是建设精美农村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后花园的重要内容,将在2025年底前基本解决宅基地“一户多宅”、农村违法建设问题。具体而言,将鼓励村民集中建房,形成集约高效的村庄用地建设布局;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等宅基地管理规定;依法通过有偿转让、调剂、收回等方式,引导村民有序规范退出宅基地。在提升乡村风貌方面,将打造样板示范村庄,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分类提升村庄风貌。
中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2020年第二季度百城人口吸引力榜单
来源:国匠城
内容解读:根据百度地图慧眼《2020年Q2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中的“百城人口吸引力研究” ,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近6成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以上状态;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恢复最快;深圳、广州、东莞位列人口吸引力指数前三甲城市;东莞、南宁、深圳流入人口中年轻人群占比最高。
宅基地面积超标了怎么确权登记?房屋面积和层数确权登记该怎么处理?
来源:规划师笔记
内容解读:为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自然资源部下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明确指出2020年底前要完成全国农村地籍调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率达80%以上。面积或层数超过当地认定限额标准的,可由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判定是否纳入登记,对限额内的农村房屋面积纳入登记,对超过限额的部分在附记栏中予以注明。
余和平: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管理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建设报
内容解读:“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一,城市设计要突出长远谋划,从区域协调、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等;其二,城市建设要突出整体推进,坚决消除“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应构建“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其三,城市治理要突出精细化和智慧化,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科技支撑,走“智慧城市”之路;其四,城市安全要突出全面管控,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内容解读:从国内经济看,经济运行呈现出深V型恢复变化态势;从国际经济看,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和对中国供应链地位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要从疫情冲击下的“被动型”转向政策驱动下的“主动型”,一方面应从需求侧入手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应从供给端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建设报
内容解读: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有重点贫困村214个,其认识到住房安全有保障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鲜明的安居扶贫工作导向——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必须保障每户拥有一套安全住房的基本底线,按照“最困难群众的最危险住房最先改造”这一原则,深入排查无房户和没有安全住房的危房户;且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多管齐下强化监督,实行联动责任体系。
来源:规划师笔记
内容解读:城市建筑既有色彩的更新和优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普陀区现状色彩基础为中高明度的橙黄色调和蓝色调,其中长风生态商务区等办公、产业园区以蓝色调为主,居住社区则以橙黄色调为主。规划将整个普陀区划分为19个色彩管理分区,确定普陀区的色彩以展示“温润”“大气”“沉稳”和“精致”为控制方向。色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平衡受到地区开发程度、控制范围尺度、古典和现代氛围的影响,鼓励以组团或园区为单位形成自己的色彩特点。
国际观察123 | 智慧城市系列:维也纳“智慧简单”案例指南——14个简单的智慧场景示范
来源:cityif
内容解读:维也纳14个智慧城市项目中,交通方面:货物自行车计划、智能交通灯、共享电动汽车、绿色物流智囊团(城市范围内提供无CO2排放的运输);能源方面:综合翻新并采用光伏等创新的供暖技术、烘焙热量收集汇入当地的供热网络、将污水气转化为电和热、研发高效且气候友好的能源系统、寻找地下热水、太阳能电站;生活服务方面:维也纳机器人、可申请公共空间举办活动、开放教育(公共空间支持共同学习和现代小组合作等)、公共行动使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的世界。即一旦有许多居民加入就能实现资源节约,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研究】快速城镇化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阶段与行为特征——基于广东省东莞市的调查
来源:
内容解读:本文以东莞为例,将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生活和工作3年以下视作市民化的开始阶段,3 年至7年视为正在市民化的阶段,7年以上视为市民化的稳定阶段。得出,处于不同市民化阶段的外来人口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式迁移成为市民化的重要趋势;在居住地购房是市民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且较高的收入水平和长期生活与就业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因素。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1654527400@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
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