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杭州市历史建筑的“电子身份证”是什么?
分类
(编号:1)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4-26 19:36:08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什么是“电子身份证”?我们知道,每栋建筑在竣工后,都会有一个铭牌,写着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者,历史建筑上的铭牌,包含更多信息。曾经想过,是否这是一个有趣的创业项目,给建筑加铭牌,让铭牌和市民互动起来,玩起来,但是,这个是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力。给建筑加电子身份证,一起来看看杭州是怎么做的。 粉墙黛瓦,高墙窄巷,点缀在杭城各个角落的老房子就像洒落玉盘的珍珠,让杭州更具魅力。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曾经的主人又是谁?近日,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给近300处历史建筑安上了“电子身份证”。拿出手机扫一扫,老房子的前世今生就能随时掌握。 作为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杭州留存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因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人文色彩,成为城市发展最真实的记忆。随着“智慧杭州”的不断提速,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将历史建筑与微信完美融合,在历史建筑的铭碑上增添了“二维码”。 细心的杭州市民可以发现,这段时间杭州历史建筑保护铭碑上多了一块六七厘米见方的不锈钢片,上面喷刻有“杭州历史建筑”微信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进入杭州历史建筑官方微信,在建筑漫步专栏里,即可查阅杭州所有历史建筑的简介。 据了解,一些历史建筑还开通了“直通通道”。比如,扫描“思澄堂”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导览模式,手机瞬间化身“导游”。通过“全景漫游技术”,动动手指,移步异景,思澄堂的全貌就会全方位立体展示。在游览的同时,还能获得实景照片、网上地图、文字介绍等相关的详细资料。 据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身份证”的推出,还有许多好处。比如,让一些难以对外开放的建筑(如私宅等)有了新的展示途径,打破了历史建筑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对于部分难以对外开放的历史建筑,人们只需扫一扫就能够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对于普及历史建筑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电子身份证”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够成为历史建筑保护者。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留言讨论功能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留言和意见反馈。比如,发现历史建筑受到损坏的情况,或者存在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留言反映。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