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BUILDING PARK CITY IN CHENGDU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n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park city” concept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four aspects of development logic, urban construction concept, spatial layout, and ecological valu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engdu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ark city, the paper proposes building a living community where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in harmony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beautifying the environment, serving the people, building a pleasant city, and increas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t is hoped to establish a new pattern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economic modes, and explore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the park city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ark city in other cities.
KEYWORDS:park city; theoretical system; practice path; Chengdu
1
引言
▲ 图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论述
2
公园城市理念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转变
2.1 发展逻辑:从“产-城-人”向“筑境-聚人-营城-兴业”转变
2.2 营城理念:从“单纯物质空间建造”向“以人为中心的场景营造”转变
公园建设应从单纯物质空间建造模式,转变为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更加注重多种功能承载、多样化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多层次人群需求、多元化活动植入的空间场景营造,并突出公园的“公”字,做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融。
2.3 空间布局: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
公园城市建设应全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好生态本底,构建“山水田林湖草一体化”生态体系,将城市建在“大生态公园”中。在市域总体层面,通过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形成环境优美的山水田园大地景观,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在城市区域,推动实现“300m见绿、500m见园”,大大小小的公园与绿化网络、生态廊道相连接,并围绕公园绿地、绿道网络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综合体,形成“公园+”的布局模式,引导健康生活,提升宜居品质;在乡村区域,以农业景区和农业园区为本底,以绿道为脉络,串联特色镇与特色村落,植入创新、文化、旅游、商贸等功能,构建“农业景区(农业园区)+特色镇+特色村落”的发展模式,实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2.4 生态价值转化:从“生态净投入”向“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转变
公园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发展方式的全新模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创新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一是通过利用绿色生态空间营造实现对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推动将绿色生态建设带来的土地增值与收益反哺绿色生态空间的投入与运营,形成绿色生态建设投资与周边用地空间增值之间的良好互动。二是围绕绿色生态空间及其周边区域,植入新兴消费功能与新兴业态,推动绿色生态空间成为新场景集聚地与价值增值地。总体来讲,绿色生态空间在彰显最基本的生态价值之上,进一步凸显其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社会等一系列综合价值,推动绿色生态空间效能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
成都市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的
实践探索
成都市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本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持续发展、生活休闲宜居、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已具备建设公园城市的较好基础条件(图2)。
▲ 图2 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自然本底示意
Fig.2 Natural background for building the park city in Chengdu
结合上述理论研究,成都市围绕“美化境-服务人-建好城-提升业”四大维度,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探索公园城市的营建路径。
3.1 围绕美化“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 图3 成都市生态评价
Fig.3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Chengdu
▲ 图4 成都市生态安全格局
Fig.4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Chengdu
▲ 图5 成都市三级生态廊道规划
Fig.5 A three-level ecological corridor of Chengdu
▲ 表1 三级生态廊道适宜宽度及建设要求一览
Tab.1 List of suitable width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ertiary ecological corridors
三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构建星罗棋布、类型多样的3大类、15小类、50余种的全域公园体系。根据生态格局、资源禀赋与功能需求,首先结合市域生态格局划定形成3大类公园,包括在两山区域划定山地公园,在生态农业区划定乡村公园、在城市建设区域划定城市公园。其次结合自然及历史文化等资源条件、城市组团功能需求以及绿地规模,在3大类公园基础上细分形成15项中类公园,并结合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多样化需求进一步细分为50余项小类公园。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绿道及慢行网络的串联作用,依托全域公园体系引领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和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形成“公园+”的空间布局模式(图6)。
▲ 图6 成都市全域公园体系及规划布局
Fig.6 Citywide park system of Chengdu
3.2 围绕服务“人”,充分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图7 三个层级公共服务体系
Fig.7 A three-level public service system
3.3 围绕建好“城”,构建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形态
▲ 图9 公园城市空间布局示意
Fig.9 Spatial layout of the park city
▲ 图10 成都公园城市总体形态
Fig.10 Overall form of the park city of Chengdu
二是在片区层面,构建嵌套式、组群化布局的城绿交融空间布局模式。以大尺度生态廊道优化片区格局,以大型绿色斑块组织空间布局,以绿道串联片区功能板块,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同时将乡村田园风光积极引入到城市内部,形成内外连通的生态网络。首先,强化引绿入城,识别片区内生态敏感或生态资源较好区域,加强内部绿地系统与外围生态空间的联通;其次,强化引水入城,以自然水体为载体,加强片区河湖连通,提升水生态能力,并串联城市生活、交通、休闲娱乐等,打造城水相融形态;最后,强化引风入城,构建片区多级通风廊道体系,提升片区大气环境质量与居民体感舒适度(图11)。
▲ 图11 公园城市片区总体形态
Fig.11 Overall form of the park city of Chengdu at community level
▲ 图12 公园社区打造示意
Fig.12 Creation of the park community
四是在街道层面,营造以人为本、安全、美丽、活力、绿色、共享的公园城市街道场景。推动街道设计空间从“道路红线设计”向“以街道为中心的“U”形空间一体化设计”转变,提升街区内部公共空间与街道空间的联通性与通透感,保证行人与街区内部空间的交通与视觉联系。同时,量化评估现状道路林荫率、绿视率,构建街道数据库,推动街道林荫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全面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图13)。
▲ 图13 公园城市街道规划
Fig.13 Planning of the street system of the park city
3.4 围绕提升“业”,推动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创新转变
▲ 图14 成都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Fig.14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of Chengdu
▲ 图15 “公园+”新经济与新业态发展示意
Fig.15 “Park +” new economic and new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3.5 强化实施保障,构建分层级分类型的公园技术管理体系
▲ 图16 成都市公园城市实施保障体系
4
结语
( 本文基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编制的《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及规划建设导则》,文中图片均来自该项目。)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