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深规院《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系列丛书》(共8册)的收官之作。本书已在线上网络平台(京东、当当、淘宝)及线下各大新华书店销售,欢迎购买!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系列丛书》是继2016年来深规院《新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丛书》(共5册)完成出版后的又一力作,整套丛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原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作序。丛书共8册,包括:

本套丛书内容涉及领域广,其中有涉及综合专业领域,如市政工程详细规划;有涉及独立专业领域,如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非常规水资源规划及城市综合环卫设施规划;同时还涉及现阶段国内研究较少的专业领域,如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规划、城市物理环境规划及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等。
丛书力求结合规划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各类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和要求,并紧跟城市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系统介绍了各类市政工程规划的规划方法,期望对现行的市政工程规划体系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益补充和必要创新,为从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亟待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具有实践意义的规划案例。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诸多概念和理论还存在争议,治理经验和方法也相对不足。深规院市政规划研究院作为国内知名的市政工程规划与研究的专业团队,是国内较早关注和开展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和建设实践的专业技术团队之一。
2011年以来,承担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课题的研究工作,陆续开展了《深圳市初期雨水收集及处置系统专项研究》《河道截污工程初雨水(面源污染)精细收集与调度研究及示范》等规划研究项目,在国内率先对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在诸多的海绵城市规划研究项目中,也对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其中,《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深圳市城市规划低影响开发技术指引、导则等机制研究项目群》获2015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是编写团队多年来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较系统地介绍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相关理念、概念及政策,阐述了城市雨水经理污染治理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案例,可供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建设领域的科研人员、规划设计人员、施工管理、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司企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用书和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培训参考书。
全书包括基础篇、方法篇、实践篇和附录4部分内容:
基础篇:首先介绍了城市水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梳理了城市治水理念与历程,指出雨水径流污染治理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分析了雨水径流污染来源、影响因素及产生规律,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典型案例,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方法篇:首先系统阐述了规划体系、编制程序、技术路线以及编制指引等内容;然后介绍了常见的规划方法,包括现状分析、方案制定、模型应用和效果评估等;最后列举了雨水径流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编制及管理提供专业和全面的指导。
实践篇:介绍了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置系统研究、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方案评估、沿河智能截污系统研究实践等三个实践案例,探索提出因地制宜的初期雨水收集标准、近远结合的初期雨水处置策略、全要素统筹的流域水质达标方案以及面向水质全天候达标的径流污染收集调度方法,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持续提升提供借鉴。
附录:包括相关术语、国内外相关规范与标准、系统数据库架构、规划图例及规划编制费用计算标准参考等。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章 理念与历程
1.1 城市水系统概述
1.2 治水历程与现状
1.3 治水技术与理念
第2章 概念与特征
2.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概念与特点
2.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来源与组成
2.3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影响因素
2.4 雨水径流污染物的传输过程
第3章 政策与案例
3.1 国内政策与案例
3.2 国外政策与案例
第二篇 方法篇
第4章 编制指引
4.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概述
4.2 规划层次及定位
4.3 规划编制程序
4.4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4.5 成果要求
4.6 技术路线
4.7 总体层面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编制指引
4.8 详细层面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编制指引
第5章 规划方法
5.1 现状分析
5.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监测方法
5.3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负荷核算
5.4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总量分配
5.5 规划目标与思路
5.6 径流污染控制分区方法
5.7 分流制面源污染控制措施规划
5.8 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措施规划
5.9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考虑
第6章 模型应用
6.1 模型概述
6.2 功能与分类
6.3 技术路线
6.4 基础数据需求
6.5 排水系统模型
6.6 受纳水体模型
第7章 工程技术
7.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7.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过程控制技术
7.3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末端控制措施
第8章 管理措施
8.1 大气治理
8.2 环卫管理
8.3 管网维护
8.4 排水管理
8.5 保障措施
第三篇 实践篇
第9章 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置系统专项研究实践
9.1 项目概况
9.2 项目内容
9.3 探索创新
第10章 水体稳定达标方案评估实践
10.1 项目概况
10.2 项目内容
10.3 探索创新
第11章 沿河智能截污系统研究实践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内容
11.3 探索创新
附录
附录1 雨水径流污染相关术语
附录2 国外雨水径流污染相关规范与标准梳理表
附录3 国内雨水径流污染相关规范与标准梳理表
附录4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数据库架构
附录5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图例参考
附录6 规划编制费用计算标准参考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一书由深规院院长司马晓、深规院市政规划院院长丁年、深规院副总工程师刘应明负责整体策划和统筹协调,由丁年、李炳锋、刘应明、梁骞共同担任执行主编,另有编撰人员19位。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1986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给水排水专业,现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市政规划研究院院长、副总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研究工作,指导或主持编制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及研究课题数百个,其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数十次。主编出版《新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丛书》,该丛书获201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2006年7月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现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曾长期从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水文水资源规划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海绵城市、城市水系统、水污染治理相关规划与研究,主持完成十余项海绵城市规划和水环境治理研究工作,参与编写《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低碳生态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等学术专著。
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务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兼综合管廊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第一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作委员会委员,住房城乡建设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专家库成员,深圳市勘察设计协会给排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主持编制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60余项,主编出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详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城市消防工程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等5部学术专著,参与编写学术专著7部,参与编写技术规程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所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共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30余次,2019年12月,获全国管廊建设二十位杰出贡献人物奖。
2011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曾就职于美国Innovyze水务软件公司,现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城市雨洪管理、径流污染控制、水力/水文模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经验。曾在美国完成多个低影响开发项目和给排水系统模型项目。在国内主持或参与国内外给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项目共2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次,省市级规划设计奖项6次。曾主编学术专著《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参与编写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治理规划方法创新与实践》
ISBN:9787112250158
编写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定价:79元
出版时间:2020年6月第一版
本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京东商城购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