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中山大道走九遍,脚底下踏着曾经的点点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4-23 00:00:17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中山大道从2014年8月封闭施工开始,距今已快两年。两年来,感觉这条路上的林林总总,离我们好像很远了,虽然近在咫尺,虽然还可以绕道前往,但人的逛街习惯总是顺势而为,加上马某、刘某等电商的从中作梗,我们离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也是若即若离了。
在即将开街之际,让我们的镜头跟随规划师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不同的视角吧。
视角一 ▽
要我说,真正懂中山大道的,才能叫“老武汉”。
长江汉水横贯,划一城为三,唯独汉口称得上“大汉口”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大汉口人”的优越感也仿佛天生,这其中少不了中山大道这一大靠山。这条与全中国187个城市的中心街道重名的马路,串起的何止是汉口的百年繁华,还有我们这些以“大汉口人”自居的80后满满的青春。
江汉路、民众乐园这些少女时代常见的约会地点我们暂且都不用提,保成路的夜市没有谁没有逛过吧?清芬的鞋子便宜到家没有谁不拉上闺蜜刷几道吧?大智路数码港每年淘过的手机贴过的膜,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黎黄陂路里撸猫喝咖啡的小情调如果你说还不能算在中山大道上,那文艺青年特供画廊一条街足以称得上了。昔日吵吵嚷嚷燃翻天的吉庆街,虽然这两年换上了正装扮起了严肃,但你也不得不说回不来的往日时光也因此被牢牢封存。还有从小剪到大要不是发型师价码暴涨才忍痛割爱的百年老店长生堂,跟狐朋狗友周末晚上早早就要预定好要不然没有位置的六渡桥米乐星,无论加班到多晚哪怕大年三十都在24小时等你的庞记热干面,终于转大人逛遍了所有门面才选中了心仪婚纱和喜糖盒的扬子街,都被烙上了你我“老武汉”才懂的特殊印记。它们,不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山大道”吗?堂堂大武汉,再也挑不出第二条。
△ 大名鼎鼎的保成路夜市
△ 清芬街的鞋子铺——穷学生们的淘宝好去处
△ 百年老字号长生堂
每次带着三五外地好友走在中山大道上介绍所到之处时,你看到过没有,我满脸的荣光。
视角二 ▽
热爱历史,喜欢故事,才能读懂中山大道承载着的540年商业史。
晓松说,品《清明上河图》,5米多的长卷,最好是慢慢展开,有人物,有时间,有故事,有情怀。其实中山大道(武胜路——一元路)这一段的4.7公里的长卷,何尝不值得一一展开,慢慢品味。来吧,沿着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先从武胜路出发。
先走中山大道第一段(武胜路——前进一路):此段历史渊源最久,追溯到明成化年间(1470年),承载着500年汉正街的历史,标志着近代商贸的发源地。
△ 汉正街工笔画
△ 明清四大名镇
这里可以遥想明清四大名镇汉口镇的光辉岁月;可以回味清朝“八大行”(粮食行、盐行、油行、棉花行、茶行、药杅行、牛皈行、什货行)的鼎盛和沸腾;在长街短巷的空间格局中感受当年的人头攒动;在石板街和过街楼中唏嘘最是人间的留不住。
△ 淮盐巷的过街楼和药帮一巷的石板街
再走中间一段(前进一路——江汉路),历史走到了1822的道光年间,从1822年的六渡桥走到了1906年的江汉路,这里见证了百年商业街的繁华风貌。
△ 中山大道
在这里,可以感伤“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在新民众乐园、万达广场徜徉浪漫的光阴;在江汉路上,回溯华英交界区的商贾云集,想象刘歆生当年的商业帝国;还可以在多处历史建筑中随阳光雕刻一天的时光。
△ 已经被拆掉的江汉路天桥
往东走最后一段(江汉路——一元路),历史跨越了租界期、民国时期和抗日解放时期。这里包容了市井美食文化,经历了租界繁荣、洋行林立,也见证了我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等等。在这里,可以一品吉庆街的美食;可以欣赏英俄法租界时期的历史建筑;可以感受黎黄陂路的咖啡慢时光;可以在走街串巷中去找寻摄影、美术、婚纱、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就是我一天重走中山大道的感觉,4.7公里,至西向东,历史从明清走到现在,商业从汉商、华商走到洋商。
视角三 ▽
我不熟悉这条街,但这条街却参与了我的生活
因为求学,来到武汉,留在武汉。和众多学子一样,常年盘踞在光谷片区,有种偏安一隅的错觉,不喜奔波,不轻易踏出。比起武汉,更认同自己是个“光谷人”的身份。然而今年,因工作需求,开启了每日往返长江两岸的生活,才进一步熟悉汉口,感知汉口。以往,我对汉口的记忆几乎是零碎的,片段化的,来到这里,接触到最多的信息也不过是这句:“穿过某某街的某条小巷子,有家热干面/串串/虾子店蛮好吃!”,但这却是一句非常神奇的话,因为只用将其中的名词稍微微替换一下,就可形成各式各样的组合,绘制成为一幅美食地图。也正因此,我开始慢慢试图了解汉口。
△ 让我们策马奔腾,吃的潇潇洒洒
中山大道改造的消息,激发了大伙们一起走走的想法,于是,他人怀揣着情怀,而我则怀揣着无知与好奇,一同踏上行程。不曾想过,这段4.7公里的路,居然串联起我对汉口的那些零碎的记忆,老汉口的骨架脉络,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许多。因为——这里有我大一时期便慕名而来的江汉路、民众乐园;有我筹备婚礼时寻找到的婚纱摄影室,及当时那条被我匆匆一撇而过的喜糖街;有我工作后闲暇之余,偶尔想换个模式,装装文青,而去过的黎黄陂路、穿越过的弄堂......
△ 夜幕下的中山大道
△ 黎黄陂路上的咖啡屋
不仅仅如此,从这里指去,还有那片“汉正街”的批发小巷,还有媲美广埠屯的数码港,有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六角亭”......中山大道仿佛就像鱼骨中间的那条脊线,串联了如此众多的巷子和精彩内容。
我想,不只是我,如果你也生活在武汉,那么这条街必然参与过你的生活。最初的我为什么会被“穿过某某街,有家某某店”的话语所吸引,可能正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巷子和生活场景,叫人心生向往。诗和田野,未必只在远方。
今年10月,地铁施工结束,整条中山大道将由闭关修炼到开门迎客状态,久违的景象是否再现,糟粕的部分是否幻化新生,我们将拭目以待。
从本帖开始,我们将开设专栏,陆续发起“中山大道前世今生”的话题,让公众知晓并了解中山大道的综合改造工作,希望各位爱好武汉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市民朋友们多多留言和吐槽,因为这条承载着540年历史的商业街,还将继续见证你我和他的故事。
众规武汉
---zg.wpdi.cn---
共同规划
跨界规划
开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