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 “城乡可持续发展” 专栏,与大家分享一篇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文献。
(专栏编辑:干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社交媒体、自然和生活满意度:亲自然假说的全球证据
来源:CHANG C, CHENG G J Y, NGHIEM T P L, et., al. Social media, nature,and life satisfaction: global evidence of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J].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2020, 10(1): 1-8.
(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0902-w)
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多种益处,包括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自然环境消失退化将对人们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复杂的、多面的,尽管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评估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关注却很少,而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其中最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们从体验自然中获得的无形益处,包括精神体验、娱乐、生态旅游、审美欣赏、社会凝聚力和自我评价健康结果。
量化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们代表着非物质益处,而且评估涉及对人们享受特定空间背后原因的剖析。将社交媒体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用于图像识别的自动化方法,对开展大规模的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以及提高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供了独特的机会。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在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和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缺乏在全球层面的多国比较研究。
本研究整合了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心理学两个领域来研究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如何体验自然,以及这与国家层面的生活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关系。利用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分析自然、文化实践以及自然与积极社会背景和更进一步的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文化相关性所产生的益处之间的联系。
研究采用Google Cloud Vision API工具分析社交媒体平台flickr上的31534张社交媒体照片,这些照片是用户于2008—2018年间在185 个国家所拍摄的。首先在用户标记为“自然”的照片中评估自然标签,然后检查这些标签在用户特定情景(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婚礼、庆祝活动、蜜月和假期)照片中出现的频率。为了调查生活满意度和照片中自然存在的比例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每个国家的每个情景中包含自然标签的照片的比例;将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人均GDP (控制财富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与带自然标签的照片的比例以及这两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作为自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人们更有可能在有趣的活动、蜜月和假期中与大自然互动,这表明大自然与这些有趣放松的时刻存在联系。此外在有趣活动照片中,有更多自然(尤其与植物相关)的国家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些结果表明了自然在为积极的社交活动提供背景方面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社区生活满意度方面的重要性。
景观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分析照片,可以了解人们何时想要捕捉回忆并分享。在娱乐活动和度假期间,高频率拍摄的大自然照片暗示了大自然在最美好记忆中的重要性。而自然的丧失可能导致这些以自然为背景的美好回忆的丧失,并削弱生态系统服务的文化价值。
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各不相同。研究还发现,不同国家的照片中出现自然现象的频率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可能与文化和社会人口统计学的差异有关。在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和研究中,自然联系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还揭示了生活满意度和大自然的积极关系。这个结果也指出了在自然界中进行社交活动的潜在协同效应。社交互动和自然联系的结合可能比单独拥有任何一种元素更助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因此,自然的丧失可能不仅仅意味着失去可量化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它还可能意味着失去我们最美好记忆的背景。
(供稿:杨伟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0年电子阅读版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