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国土空间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历经规划管理审批办公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数据标准体系和政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在国土空间治理的要求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下,通过数据治理,进入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提升阶段,实现了三大转型:数据应用从部门应用向系统应用转型、治理主体从部门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治理方式从信息政府向数字政府转型。
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借鉴了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建设经验,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结合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国家试点经验和“多规合一”改革经验,进行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改革,建设“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建设“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对接长沙市自然资源与规划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和长沙市“多规合一”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等平台,动态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实现“现状评价—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督预警—实施评估”的全流程、全闭环管理,为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支持。
(一)一个总体目标:新时代国土空间“数据治理”模式
长沙市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编制、审查、实施、监测、预警和评估的全流程工作过程中,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现状、规划、管理和社会经济为基础,以目标导向、实施导向、管控导向及问题导向为引导,开发建设“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国土空间治理“四化”的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建设、监督的信息化思维、协同化思维、底线思维和上限思维,达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全过程的“数字化”挖掘、收集、整理和流通的目的,也可达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空间治理的“数字化”目标,以“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依托,形成新时代国土空间的“数据治理”新模式(图4)。
系统的建设需要将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基础数据、现状数据等信息在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管评估和预警等环节流通,破除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以数据驱动业务前后过程衔接,以数据共享推动业务之间的逻辑关联。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及源头治理的理念下,通过数据构建全市域、全要素、全数字化底板数据,为科学化、精准化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系统通过一定的网络软硬件设施实现纵向上贯通、横向上联通,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平台体系。在纵向层面,向上与国家(部委)和省(厅)、向下与区县(市)和园区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审批平台等各级各类系统互联互通,分重点、分类别、分层次推送和报送数据,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联网共管;在横向层面,联通本级职能部门审批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等,共同推进空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项目审批,同时将中介单位、建设单位等市场主体纳入监管监察,同时也引入市场主体、市民、社会及舆论等进行监督,既推动信息共享,也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
整体性的平台体系的构建,打破了空间治理主体的部门间隔、空间间隔以及上下层级政府的等级间隔,最大限度地统筹政府、市民、企业和中介机构等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作用。
“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对接长沙市自然资源与规划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涉密信息另储存在保密网络) 和长沙市“多规合一”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管理数据、规划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实时共享、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定期评估互动与实时动态监管。同时,根据建设审批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变化等对控制线、约束性指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实行及时预警。通过系统自动获取、保存的动态监测数据,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管理、发展利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趋势判断和发展预测。
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应用,破除了部门间、各层级政府间的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通过不同平台、系统在部门间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部门间、各层级政府间的协同治理水平,还推动了数字型政府的建设。
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模型层、服务层、运维层和应用层。其中,设施层,以软件设施、硬件设施、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感应器等为基础,构建基础设施支撑,建立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环境,为整个“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用的服务。数据层,以一定的数据标准和规则、数据更新机制为基础,包括现状数据、管理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等数据资源体系,可根据项目审批、环境变化等情况,通过系统实现实时更新,这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督、预警、评估的基础。模型层,主要包括指标管理、模型管理,并根据监测、预警、评估的对象、内容和目标设置法则与算法,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考核要求修正模型技术参数以及监测、预警、评估目标值,为监测、预警和评估提供重要支撑。服务层,主要是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辅助编制、审查服务,并对约束性指标、控制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进行监测、预警,可根据需要进行定期体检和评估,供决策参考。运维层,主要对系统的功能、数据、软硬件、安全等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在正常网络环境和用户数量下安全、稳定地运行。应用层,为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目标,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可为长沙市政府、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其他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自然资源承载力、国土开发利用强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基于改革要求和技术变革的思路,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大体系内容,即数据资源体系(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管理数据)、数据管理体系(指标体系和模型体系管理)、数据应用体系(辅助编制审查管理和实施监测预警评估等功能)。在数据应用体系中,辅助编制审查管理包括规划底板数据处理、“双评价”、“双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和风险性评估)、规划成果质检及规划成果符合性审查五个方面的内容;实施监测预警评估包括数据浏览、动态监测、实施评估和及时预警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现状数据基础上,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已有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成果,按照自然资源部和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标准进行梳理,整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成果,整合社会经济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一张图”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的数据基础(图5)。
大数据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的核心指标,分级分类对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指标进行管控传导、空间传导、规则传导和信息交互。这些核心指标是国家、省政府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市、县必须上报的,“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核心管控指标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示,并通过一定的规则对规划建设实施和管理进行指导。市、县级政府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响应上级的要求,并对自身发展定位和特色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彰显地方特色。二是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估预警过程中的相关规则,尤其是对传导的数据指标和管控边界的规则,应结合“一张图”数据、规划数据、目标数据和建设实施数据等进行明确界定,明确定义时间节点、实施事项内容和范围,以便于进行精准管控、科学管理。三是用于编制、监测评估预警的相关模型,它们由指标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则构建而成,用来对保护和发展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及预警,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地位和刚性作用(图6)。

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以长沙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为支撑,同步衔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长沙市“多规合一”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面向实际应用与监测预警评估的管理需要,开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主要包括实施监督类和辅助规划类两大版块。前者包括“一张图”浏览、指标管理、模型管理和实施监督预警评估等功能,后者主要包括辅助规划编制和辅助规划成果审查等功能(图7)。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利用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进行“一张图”功能完善和指标体系、模型体系的管理,利用长沙市“多规合一”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衔接全市的规划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与投资项目的审批数据,并将审批数据实时更新、反馈至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审批数据的变动与指标模型的评价结果互动,可实时反馈监测预警评估状况,实现“现状—规划—项目—审批—目标—指标”等数据和信息的互动、联动,确保数据同步更新、实时传递,实现数据信息与业务信息融合、联通。

从“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功能框架可以看出,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
(1) 辅助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审查管理。因涉及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敏感数据和涉密问题的处理,该部分的功能主要依托自然资源专网或者采用单机模式进行开发。具体功能包括:①规划底板数据处理,要借助国土空间大数据在规划编制中发挥数据“底盘”作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资源体系,坐标统一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统一为1985国家高程标准,并将空间基础数据形成统一格式,将空间数据、非空间的政务数据、新型互联网数据全部落地,这既可以为双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又可以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调取、查询和分析,以保证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科学性。②“双评价”。利用“双评价”系统,对市域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③“双评估”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和风险识别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结果与规划预期目标对比进行综合评估,5年一次,突出表现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的完成情况。此外,对长沙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的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进行重点评估,比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开发保护情况、旅游设备设施与游客容量的匹配度等;风险性评估,是对长沙市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的风险性评估,如自然灾害、建设用地发展压力等。④规划成果质检,对专项规划成果的完整性、技术规范和空间拓扑关系等的检查。⑤规划成果符合性审查,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图文一致、图数一致、指标符合和空间布局符合等的核对、审查,如没有达到要求,则不能完成入库手续。
(2)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①数据浏览,主要是对全长沙市各类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浏览查询,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题地图制作。②动态监测,主要指对约束性指标、边界管控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约束性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分上报省级(10 项)、市本级(24 项) 和区县级(6 项);边界管控指标,主要是对建设项目是否在建设用地范围内,是否侵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情况进行监测。③实施评估,结合国家下发的88个选取指标,按照创新、绿色、共享、开放、协调和安全六个方面要求,结合长沙市实际开展规划年度体检和定期开展本级规划实施评估。④及时预警,主要核查经济建设活动是否突破了约束性指标、是否突破三条控制线和其他边界控制。在约束性指标方面,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设置了上下限阈值,分级分类预警;在边界管控方面,对侵占三条控制线的,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批后管理、现场巡查、竣工验收和卫片等方式进行及时预警。
长沙市“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治理”模式,是结合改革发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吸收先进地区和城市的经验进行的地方特色式的创新尝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①国土空间全周期管控,以“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国土空间的规划、开发、管制和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生命共同体向管理的数字综合体转型;②国土空间全要素集成,以“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支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行使部门事权和审批职权,通过项目策划、并联审批和实施监督,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平衡区域开发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延续历史人文环境;③国土空间全主体治理,以“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载体,政府、企业、社会和市民等主体共同参与国土空间管控全过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