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还是需要实习生。尽管时代需要卖萌,我们还是希望严肃而清新。那么,招募贴大致就是这样: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是一个讨论城市治理的平台,秉持专业气质和市民精神。依托“澎湃新闻”以及《东方早报》,我们的市政厅栏目在城市研究学界、业界等群体中,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目前,我们需要相应的人手,来展现更多研究者、实践者的思考与成果,以及城市的现实状况。
希望有城市研究相关专业的同学,能来这里实习,最好是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城市规划、新闻传播等学科。
实习需要做的工作可能有:
1、国外最新论文、城市新闻的摘编翻译;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核实。其目的是,将一种研究成果、一种正在发生的变化,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及专业人士。
2、根据新闻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兴趣,确定选题,对城市研究者、实践者、市民等进行采访。借此机会,可以与业内大牛搭讪。也可以采访国内外专家。我们倾向于关切新近的研究发现、现实问题与实践过程,而非单纯的研究方法。
3、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譬如,深入某一种特殊的城市场所,给出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深入社区,考察其治理机制等。
4、协助我们运用视频等方法,对城市进行记录,等等。
以下列出大致几项内容,并非全部,不限于此,可供参考:
城市研究:学界对城市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到城市的一种新问题、新趋势。这里需要一些更深入的分析。譬如,需要结合经济学、土地管理、房地产、环境等学科,来看待问题。
城市管理:分析与城市层面相关的公共政策,影响市民生活、市民有必要关注的那些事情。
场所:描述特定的城市空间,即那些最可被感知的部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关的市民在其间如何活动,等等。
可持续交通:从交通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城市问题,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内容。
髀设: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即某种叫做“设计思维”的东西,希望能展现更多青年人提出的城市问题解决方案。
数据:通过大数据/小数据,来描述城市的发展和问题。
你可以得到的收获:
1、一份实习证明。或许会有用。
2、结识更多有趣的人的机会。譬如一对一向学界、业界大牛请教,或者与有意思的年轻人结交。
3、新闻采写制作经验。当下哪怕不需要传统媒体,但才思敏捷、善于传播的人还是吃香的。
4、没有实习生的薪水,但署名发表文章,则会有相应的稿费。
5、最关键的收获可能会是,得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更高的视角。
我们对你的要求:好学善思。
联系方式:wangy@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