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补齐粤东西北交通短板,切实增强珠三角聚合力和辐射力,广东省正在稳步推进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升级改造,针对线性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要落实“先补后占”的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要求。本文围绕国地科技近期推进的多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工作,针对补划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工作主要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和《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两个政策文件,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进行补划,并按照法定程序修改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要求如下:


2、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实践工作中的问题

当前正值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阶段,结合重大建设项目占用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难点和问题,提出永久农田保护建议如下:
(1)积极探索永农易地代保,建立重大建设项目跨区域占补平衡机制,推进永农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积极参与易地代保,储备耕地,为缓解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压力做准备。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项目,在区域内部确实无法完成等质等量补划时,使用易地开发指标,保证各区域发展与保护相互制衡,通过资金与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维护完整的耕地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能满足经济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2)严格规划管理,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占用审查,避免或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土地利用管理视角出发,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源头上做好谋划布局。针对影响规划空间布局的重大建设项目,通过列清单的方式精准规划用地,尽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不可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强化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选址论证的实质性审查,尽可能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3)以建设促保护,通过土地整治提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耕地质量。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统筹农用地整理,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进而促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农业产业园发展等方式,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划定耕地保护集聚区,引导规划期永久基本农田逐步集中。
东莞项目部:以城乡规划人才为主,是国地科技分散培养规划人才的重要分支,本着“客户为本、担当为先、协作为上、创新为要”价值理念,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等技术服务。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文章作者:何梅兰
文章审核:罗伟玲、刘祥胜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