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不熟
本文此前首发于《南方日报》广州大道专栏。本次发布,标题与内文均有改动,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
另有一个温馨小提示:公众号已经推出订阅号置顶功能,各位可以更新你的微信app,在“订阅号”那里置顶你最喜欢的公众号,具体怎么操作自己研究,城市战争等待你的真爱。
今天是广东自贸区挂牌一周年,宣传态势挺好,朋友圈里看到不少“成绩单”、“亮点”等溢美之词。作为一个正襟危坐的政经话题,能够获得这样的传播力,还是颇为难得的。
我支持这种高调的宣传,自贸区是国之大政,万众瞩目,挂牌一周年,干得怎么样,有什么成绩,有什么问题,当然应该给公众一个汇报。
我对南沙片区相对较熟,就先对南沙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先说一下成绩:
1、总量数据都不错:2015年南沙区的GDP达到11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是13.3%,进出口总额增速是17.2%,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54.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的增速是64.7%。所列数据全部稳居广州各区第一,说明“集全市之力发展南沙”的成绩开始凸显。
2、结构数据有亮点:2015年南沙第三产业同比增速高达23.6%,远高于第二产业(11%),同时还是2014年增速的2倍多。南沙区第三产业的占比也从2014年的21.3%增加到24.5%。这说明,自贸区挂牌后,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符合外界对南沙的预期。
3、人气开始变旺:2015年南沙区商品销售总额(批发+零售)同比增速高达7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高达16.8%,均远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商业发展程度,这个数据越高,说明这个地区的零售、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越繁荣。
这个判断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获得印证,比如南沙城区的堵车、南沙快线的开通、南沙万达广场的开业、各类跨境电商体验店的兴起。
南沙过去一直被认为商业气息不足,2015年能在商业数据上获得这样的成绩,说明南沙的商业与人气正在变旺。自贸区获批以后,南沙区的发展被明确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地,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发展工业,但服务业的大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人口聚集,这一直是南沙的短板。所以,南沙商业开始变旺,说明人气在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4、金融业露出尖尖角:自贸区挂牌后,金融机构的入驻量大增,尤其是工农中建四大行迅速在南沙布局分行,这是过去没有的事情。当然,南沙金融业最大的亮点当属融资租赁,大有助力广州荣登中国融资租赁第三城的威势。
去年9月,随着广州首架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的全新空客A330-300在广州白云机场落地,标志着广州已具备了飞机租赁业务的配套政策措施。这一次交易就是通过南沙的融资租赁公司完成的。
对不少广州人来说,融资租赁还是一个稍显陌生的词汇,但如果我告诉你这样几个数据,你就了然了:中国航空市场的飞机约有60%以上是靠从国外租赁引进的,比如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1/3为全额购买,2/3为融资租赁或经营性租赁。
在中国,“融资租赁”相当于金融业里的新经济,南沙靠什么分得一杯羹呢?当然是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南沙在金融机构注册、海关监管、外币兑换方面具备优势——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的操盘手是广州老大任学锋,任总任职天津时,融资租赁便是其一大杰作,天津也一度是中国融资租赁第一城。
有任总操盘,广州志在成为天津、上海之后的融资租赁第三城,我看有戏。
5、楼市成交活跃:2015年,南沙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大增20.3%,全区楼市成交量更是大增98%,位列广州11区第二名。不过,成交量虽然大增,但是价格基本没动:2015年成交均价10659元/㎡,同比2014年微涨1.6%,与全市涨幅(1.3%)基本持平,低与中心六区(涨5.1%)
价格不动,成交量暴增,说明两点:南沙楼市的供应量的确很大;投资者仍然看好南沙,像是真爱。

以上总结的都是亮点,但是关于问题与不足,新闻报道里基本没有提及,我简单说几点,不一定对。
1、外资引进存疑:合同利用外资额增速高达64.7%,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速只有1.9%,这能不能说明不少外资还处在观望阶段?
2、部分工业品下滑:服装、钢材、发电量等工业品产量去年是负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54%的情况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只有8.5%,说明南沙的工业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固定投资也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工业领域。
3、民生投入不足:从新公布的南沙重点投资项目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今年新开工的项目有11个,续建项目有14个,投资量的确很大,但大部分投资仍然集中在港口、铁路、地铁、桥梁等硬件基础设施上,涉及到工业领域的项目比较少,科教文卫类的民生项目就更少。
南沙的大规模开发才刚刚起步,新城的整体还处在长骨架的阶段,基建领域获得更多的投资,是正常的,但科教文卫等民生项目也应该马上重视起来才对。
南沙的发展已经被明确定位为“高端服务业聚集地”,这需要吸引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入驻。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当然有利于吸引企业的投资,但优质的科教文卫资源更为关键,这关系到南沙能否把高端人才留下来,成为一个适合于高端人才居住的优质生活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开发区。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这个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被媒体报道过,但好像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总的来说,就是在税收优惠、人才引进、金融开放等多个方面,南沙片区与前海、横琴还存在一定差距。
5、社会管理未见有创新。南沙新区其实不仅仅戴着自贸区的帽子,还是中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这说明,南沙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经济政策上的特区,还应该是一个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但是南沙之“特”,目前只体现在经济政策上,在社会管理领域未见有什么亮点。
比如,有网友曾透露,南沙一些公立学校因为招生不足被关停,但与此同时,南沙还有很多外来工子女因为户籍问题上不了公办学校,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户籍问题就不能在国家级新区给一点小小的突破?南沙正在激情燃烧的创业阶段,正是大规模用人之际,不应该表现出对外来人口的求知若渴吗?
坐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的“双区光环”,南沙不仅承担着为经济改革探路的职责,也应该在社会管理改革方面拿出一些气魄来。要知道,国务院批复《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时候,对南沙的一个期望就是“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南沙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忘了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块。
万众瞩目之下,南沙的步子和胆子还可以更大一点,既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也能打消那些不懂南沙的杂音。

“城市战争”是一个专注于城市PK与城市竞争力的公众号,由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创办,欢迎关注
更多城市话题(后台回复数字阅读):
小青岛是如何跑赢大大连的?(91)
房价收入比排名:谁是中国最不宜居的城市?(90)
主要城市地铁排行榜,为什么广州挤冠全国?(89)
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榜:谁是中国最强势的省城?(86)
主要城市财力排行榜,广州为什么那么穷、穷、穷?(87)
从国务院对城市总规的批复,看中国城市的真实地位(83)
盘点中国城市,哪些在崛起、哪些在衰落?(75)
江浙沪粤,谁是中国电影第一票仓?(77)
为什么山东河北天津的电影票房那么低(85)
高铁站选址“差评榜”,你家城市排第几?(63)
中国商业城市排行榜,为什么广州夺冠?(57)
更多城市话题请在后台回复“目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