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城市弃婴岛那些事,一项公共设施的热议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1-05 18:04:0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设施,其“公共服务”的属性始终是核心,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中会出现很多以往没有过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弃婴岛,由于涉及到价值观和法律法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弃婴岛是什么
弃婴岛,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弃婴提供的一种室内庇护场所,一般设置有保温箱、排气扇 、被褥,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氧气,来者只需要在离开前按一个延时按键,几分钟后就会有人来将孩子送到救助机构。 大家称之为:“生命摇篮”是最后选择。弃婴设施最早于1188年出现在法国,一家医院在沿街窗户内放置一张简易木床,母亲把孩子放进木床,医护人员接过小生命,完成抚养权交接。因木床可以绕着一根木轴转动,由此得名“弃婴轮盘”。
国外弃婴岛简介
1、意大利
在意大利,从教会医院罗马撒西亚圣灵医院在1198年设立第一个“弃婴轮盘”直至19世纪下半叶,“弃婴轮盘”在意大利的数量一度达1200个。19世纪初起,“弃婴轮盘”卷入堕胎争议,到1923年,意大利正式废除这类设施。1992年,意大利医生朱塞佩·加罗内创办社会救助中心“生命运动”,倡导恢复弃婴轮盘,弃婴设施开始重现意大利,如今它们不再叫“弃婴轮盘”,而叫“生命摇篮”。 罗马卡西利诺医院的生命摇篮设在大门附近一栋独立小房内,外墙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写着醒目标语:“别抛弃他,把他托给我们。”并用多语言详细解释弃婴流程。 房子以弃婴窗口为界隔成两半。弃婴者从前门进入,按下电动按钮开启窗户,把孩子放进屋内小床。小床上铺着干净的白色被褥,护栏上装有防冲撞棉垫,房内四季恒温。窗口开启约一分钟后自动关闭,内部监控设施自动通知医护人员并传输即时影像,护士从后门进入抱走孩子。窗口玻璃为单面透光,监控无法拍到窗外的人,保护弃婴者隐私。 卡西利诺医院启动生命摇篮两个月后,接收第一名弃婴,迄今也只有这一名。事实上,全意40多个生命摇篮总共只接收过两名婴儿,而意大利每年记录在案的弃婴约440名。鲍力罗说,这还只是“官方统计”,没人知道实际数字有多少。米兰一家救助机构的负责人洛戈尼说,意大利法律提供其他合法的匿名弃婴渠道,生命摇篮是妈妈的“最后选择”。
2、日本
收容弃婴助长弃婴现象 日本在二战后就有收留战争孤儿的“弃子台”,设于东京。随着日本《儿童福祉法》制定,弃子台收容的孤儿越来越少,1948年正式废止。1986年,群马县大胡町的儿童福利院另辟名为“天使之宿”的弃婴收容点,维持5年多后因为发生新生儿冻死事件关闭。此后,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弃婴收容点设于熊本县熊本市慈惠病院。 2007年,取得市政府批准后,慈惠医院正式运营名为“鹳之摇篮”的弃婴箱。为保护隐私,医院一个不起眼角落的小门后面摆着名为“鹳之摇篮”的恒温为36℃的保育箱。婴儿放入保育箱后,门自动关上,防止婴儿遭窃,警铃随之响起,通知员工。原则上,“鹳之摇篮”只接收出生后2周内的婴儿。医院在检查婴儿的健康状况后,由县政府所辖儿童保护机构将婴儿转移到县内3处婴儿院,收容费用由国家和熊本县各负担一半。 对“鹳之摇篮”,反对声音一直没断。批评者认为,弃婴收容助长了遗弃婴儿现象,也与《儿童福祉法》《儿童虐待防止法》等相关法律的精神不符。还有人质疑,一些婴儿收容点抱有获得政府补贴的目的。 慈惠医院理事长莲田太二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时说,他理解人们的质疑,但最终要从婴儿角度来衡量,而生命绝对是最重要的。
3、德国
生命权知情权之争难平息 现代弃婴装置在德国已有一定规模。2000年,汉堡出现第一个弃婴箱。目前,全德有大约90个弃婴箱,大部分设在医院,柏林就有4个。 在柏林的圣约瑟夫医院,弃婴箱设在大楼外远离正门的僻静廊道尽头。廊道弯弯曲曲,外部爬满藤蔓。如果不是入口处有一块写有“婴儿箱”的指示牌,普通民众站在廊道外也看不见弃婴箱附近情况。弃婴箱附近没有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弃婴者隐私。 弃婴箱长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嵌入墙体,内部有门与医院儿科相通。打开外部小门,箱内放着一层褥子、一个软枕和一个白色信封。信封内是一封给弃婴者的信,注明医院的联系方式,鼓励弃婴者向医院寻求帮助。弃婴箱外门一旦关闭便无法再打开。约1分钟后,警报响起,护士打开内门,抱走婴儿。 圣约瑟夫医院发言人里默尔介绍,医院会先检查弃婴的身体状况,随后报警并通知相关政府部门,由后者联系领养机构,寻找合适的领养家庭。如果弃婴父母反悔,可在8周内联系医院,经DNA测试确定身份后取回婴儿。这家医院的弃婴箱自2001年8月设立以来,一共接收21名弃婴,只有两名被家长接回。 虽运行多年,弃婴箱在德国仍有很大争议,政府对弃婴箱设置尚无统一的法律规范。支持者认为,弃婴箱有助于避免弃婴受到意外伤害;反对者认为,弃婴箱的存在剥夺了婴儿获知自己身世的权利,这与德国法律相悖。 圣约瑟夫医院的里默尔认为,相比那些被父母丢在树林、厕所、甚至直接杀死的婴儿而言,弃婴箱里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我们认为,婴儿的生命权应该优先于他们的知情权”。 另一种批评意见认为,设立弃婴箱可能“鼓励”父母弃养婴儿。 “说这话的人应该设身处地为那些绝望母亲想想。”柏林一家医院弃婴箱负责人加施坦格尔说,“我坚信,如果不是处在完全无助、绝望的境地,一个母亲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她说,弃婴的母亲可能是意外怀孕的少女,或是遭受严重家庭暴力的女性,还有一些人因为生活拮据,实在无力抚养。“一些人不知道该去找谁,一些人由于过去与政府打交道的不愉快经历,不愿意再去寻求政府帮助,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还不够透明,对困难人群的救助机制还应更加完善”。 她说,德国医疗保险普及,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享受保险,一般不会出现婴儿因残疾或重病无钱医治而遭遗弃的情况。她所在医院自2000年设立弃婴箱,至今接收了20多名弃婴,其中绝大部分是完全健康的。
我国的弃婴岛发展现状
2011年,弃婴岛首次在石家庄出现,两年来一直是赞誉与质疑并存。 12月14日,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婴儿安全岛”(即弃婴岛)接连迎来两名弃婴,这个弃婴岛启用4天,已接收了4名孩子。在本月初的国新办例行记者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推广“弃婴岛”已形成共识。
相关争论:
部分市民认为,弃婴岛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对婴儿的抛弃。 部分媒体认为:在我国遗弃婴儿是违法的这是明文规定,即使是基于“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婴儿被遗弃已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给孩子的一道保障,那也不该政策逾越在法律之上!就如同不能因为防止吸毒人员为毒资行凶而提供毒品一样,至少在国内是行不通的。 究竟弃婴岛这种公共设施,其存在的合理性,作为公共设施的必要性,究竟如何判断,期待大家的讨论。
作者:国匠规划论坛会员 kimi
欢迎投稿:admin@upnews.cn 期待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