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新基建火了!用地保障咋布局?
分类
(编号:20)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www.mnr.gov.cn//dt/pl/202007/t20200706_2531181.html
作者
中国自然资源报
时间
2020-07-06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新基建火了!为了释放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新基建”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实施。如广州新签约16个数字新基建项目,投资总额566亿元;北京近日发布加快新基建行动方案,3年内将着力打造20家左右智能工厂,铺设网联道路300公里;上海新基建方案未来3年拟投资2700亿元等等。
我们熟悉的传统基建俗称“铁公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和水利等设施。与之相比,新基建之“新”一目了然,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挥效能,很大一部分主要不是依托钢筋混凝土本身,而是新一代信息网络。这是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空中之网,不仅托起了云计算、区块链等从无到有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同时正在促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智能化信息技术看似与土地关系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基建之“基”总要落在物理空间里,承载这些项目的实体构件,和传统基建项目一样也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尽快推动新基建落地,成立指挥部和专门服务于不同领域项目的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建设中遇到的规划、用地、用电、审批、施工等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由新基建所产生的用地需求,还远不止于此。因为,项目建好了,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所面临的真正考验在于: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驾马车”中,如何以投资拉动其他两架马车。从长计议,在用地政策的层面,不仅需要给新基建项目本身做好用地保障,还得在其辐射的上下游领域精准匹配,提前谋划布局。
以新基建的“领头羊”5G网络为例,网络建设本身之外,还能带动相关设备以及移动终端的研发和生产,这需要产品开发研制、前沿科学研究等公益性平台的支撑。尽管这类创新基础设施产生效益没有那么快,依然需要持续投入,在用地布局中予以统筹考虑。
而移动终端上的在线教育、智能家居、沉浸式游戏等应用,也会随着5G网络的普及而出现一次消费升级。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可以将更多现实中的事,放在虚拟空间里做。那张无形的空中之网,在新基建打造的虚实交互中,即将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场景。近期有研究表明,屏幕使用行为的增长、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更深融合,会让传统线下空间面临重塑。如随着移动终端功能日益强大,城市中碎片化的零星空间不一定需要整合后再开发,在混合功能的精细开发后,就可以成为一个同时满足不同的人群工作、学习或娱乐的场所。
可见,新基建打造的虚实相互场景,对国土空间要素呈现出新的诉求。加快新基建,在拉动投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结构中补短板,以更好地支持绿色创新和消费升级,源源不断地产生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动能。由此来看,用地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新基建本身,更期待统筹多元化战略需求的宏观布局。(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