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俯瞰图
孙不熟写在前面:
我们的上一篇文章是《房价收入比排行榜:谁是中国”房痛指数“最高的城市?》,冠军是深圳,最后一位是长沙。
今天分享一篇读者来稿。
中国有不少相互怀有“瑜亮情结”的双子城,比如京沪,比如广深,比如宁杭,比如成渝,比如青大……双子城之间,往往条件相似、实力相当、相爱相争、互为依存。
这是一篇青岛与大连的比较文章,文章作者是一位大连的市民,他以一个大连市民的立场,对所在城市近年来的城市规划与造城运动做出了有力度的反思与批判。
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连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文章的阅读。大连的建成区主要分为三个区块,一个是西边的旅顺口,一个是中间的老四区(传统大连市区),一个是北部的金普新区(国家级新区),再有就是更远的代管县了。
本文并非一篇面面俱到的宏文,更多的只是从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论述问题。今天的大连经济之所以出现衰退迹象,究竟是更多地受累于东三省的衰落,还是因为自身在城市规划与产业扶持上的不足?读者诸君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文|EDC
作者系城市战争读者、大连房地产从业者
青岛比较谦虚,常常自称“小青岛”,大连的气魄一直很大,一般叫做“大大连”。
非常坦白的说,小青岛二十年前不如大大连,这也是此前低调务实甚至有点土气的青岛人为什么提出向大连学习的原因。客观来说,青岛这个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大连非常像,只不过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有了不同的结局。
先不提青岛最近非常火爆的引智计划和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说说青岛最近十年做了什么,特别是官方主导的规划和大基建做了什么。
算算青岛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仅次于大连第二慢的城市,如今地铁也只开通了10公里。但是青岛再次有先见之明的开工了青岛与黄岛之间的跨海地铁,不是沿着海边的海底隧道,也不是沿着海边的景观大桥。
为什么说是再次?因为五年前青岛人早早的就把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建成了,奠定了青岛与黄岛还有红岛三岛一湾同城一体化的基础。青岛早期的城市结构与大连再相似不过了,都是龟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再后期的发展也是非常相似。大连大力发展开发区,青岛大力发展黄岛新区、精细化发展青岛主城,两座城市基本都形成了一湾两岸的城市格局。只不过青岛用跨海隧道连接,大连用轻轨连接,多少有些绕远而已。

大连和青岛最大的发展差异应该出现在2010年前后。
大连提出西拓北进,发展大大连。西指的是旅顺,北指的是普湾新区。往西:什么大连新港和大连机车的搬迁,什么大外、大医、交大、海洋大学、辽警、枫叶等六七个高校或分校,分散的搬迁到旅顺和旅顺边缘的南西北三个板块,记得超级无敌死活不靠大学城和老城区的202延伸线也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当然还有明年就要竣工的新新旅顺中路,这是所谓的旅顺五城一都大跃进。
往北:普湾新区距离大连市中心70公里,但其新滨海公园,新跨海大桥,新图书馆,新博物馆,新科技馆,新体育场,新管委会大楼……怎么看这也应该是人口应该500万以上城市的核心区,然而空旷的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车更别提人,普湾南岸的荒地上已经有农民放牛(亲眼所见)。渤海大道据说今年能够完工,金普线即使明年完工,还要等待遥遥无期的金普延伸线,才能与市中心轨道联通。普湾仿佛就是个投资的无底洞,有着永远有填不完的投资。
大大连的西拓北进,特别像德国和日本二战时期的双线作战,而且是旷日的持久战。特别不理解普湾新区把四个板块的荒地和沉重债务包袱毫不留情的甩给金州新区,更有戏剧性的是“固特异”公司居然布局在普兰店保留的四个板块之内,为普兰店区创造者持续的税源。

与大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期的青岛没有不切实际的疯狂拓展即墨、平度、莱西,而是把红岛当做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胶州湾是由青岛、黄岛、红岛构成,红岛相当于大连的大连湾和金州老城的位置,是青岛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当然还有青岛的新机场和高新区。
青岛要打造一个以青岛、黄岛、红岛为中心的国际湾区,而这个国际湾区规划的建成区直径仅仅是30公里,大桥,隧道,跨海地铁,让三个组团的沟通便捷高效。
然而,大连的新图书馆,新科技馆,新博物馆,新行政服务大厦,新市民健身中心,新城市规划馆,却不在市中心,如果把这些优质资源如果放在市中心的东港,再将老式电车穿越威尼斯水城板块。那么,大连的东港,绝对是远远超越广州天河小蛮腰轴线区,甚至可以媲美上海的浦东陆家嘴,但是大连人没有这个福气。因为官方不懂规划,不懂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大连
大连的问题是,遍地开花,欲速则不达
遍地开花的城市开发思路我是坚决反对的。城市规划发展不仅仅是一张平面图,更是一个时间轴,并且要考虑到资金和资源的统筹协调。一张2050年的宏伟蓝图,非要在2020年完成,除非你是首都。但即便是首都北京,也没有敢提出什么“全域城市化”的大跃进思路。
我不是不赞成开发旅顺口和普湾新区,而是说时机未到,大连需要掂量自己兜里的资金和资源。特别是在小窑湾撂荒,金州湾撂荒,旅顺北路撂荒,旅顺南路撂荒,旅顺西部撂荒,东港撂荒,钻石湾撂荒,凌水湾撂荒,河口湾撂荒,泉水湾撂荒,科技城撂荒的当下,过度分散资金和资源,就是给贫血的病人放血。
用大连土话总结一下,就是“步子大了扯到蛋了”。至于长兴岛的发展更希望:大连钻石湾的大石化和红星海的福佳石化都一起搬迁过去,集群发展形成上下游的产业基地,如果大连的化物所和相关大学化工分校搬迁过去更好。至于旅顺,更应该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医疗养老、教育产业,而不不应该是工业。
而大连机车和交通大学分校搬迁到旅顺开发区更是无稽之谈,最终西安路的老机车厂搬迁改造也不了了之。为什么不把鲁美,沈音,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辽师搬迁到旅顺呐?旅顺就不能成为中国北方的横店吗?就不能成为中国北方的三亚吗?城市建设不可逆转,有太多的遗憾和憋气无法溢于言表。

青岛
大连湾跨海桥隧,两个城市的博弈
再说说大连四区和金州新区的同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区人自私的希望大连最好的资源都在四区。因为大连山地滨海地形,更因为大连早期规划无序,土地利用效率极地,导致拆迁有一定困难,所以不得不开发金州新区,将大型工业区搬迁到那里去,同时跟进开发区轻轨互联互通,这堪称先见之明。但是随着金州新区的产业要素不断的积聚,又因为距离遥远且仅仅依赖一根无法连接市区的地铁的轻轨连接,金州新区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城市的趋势,金马路CBD的崛起堪称小人民路和小青泥洼。
金州新区人越来越少到市内工作,市内人越来越多到开发区工作,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做大数据研究,早晚在大连湾这个节点上对比观察进城和出城的车流量和客流量。大连四区早早的提出退二进三,把第二产业搬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缺少了第二产业的有效支撑,就是无本之木。
除非你仅仅是一个和三亚丽江长白山一样的旅游小城。大连四区第二产业搬迁到多远?能否支撑住市内的第三产业发展?完全要看搬迁的距离和轨道交通的便捷性。为了避免大连四区的空心化,当务之急有两件事,第一:三号线联通一二号线,第二件尽早修建大连湾跨海大桥,早日实现大连四区和金州新区的同城一体化。什么是空心化?就是第二产业搬迁走了,第三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或者说填不满。更明确的说就是某些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有很强的依赖性,距离太远,交通不便,或者换乘次数太多折腾不起,一起都搬迁走了。
市内老四区,一张非常像组团的大饼
再说说大连四区是组团还是大饼。组团的核心引擎是产业,而不是什么居民区和百货,组团最终达到的结果是产城融合,基本自给自足,减少大规模出行频率。举个例子,老甘井子石化城,工作,居住,生活,购物,学习,基本都在老甘井子片区,一般没什么事不进城。
而大连四区的整体城市结构却不是这样的。大连四区工作的区域,基本是在南部,沿着人民路,中山路,黄埔路一片。早期这片房价高,住宅开发量小,居民大部分是在北部:泉水,山东路,华南,机场,泡崖子,锦绣,绿波,辛寨子。
南部工作,北部睡觉,形成钟摆式交通,一个巨大的睡城诞生了。后来在软件园和高新区以及东港区域加大住宅开发量,但是房也买了,车也买了,换房换车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所以这才是大连四区交通堵塞的根本原因之一。可以说大连四区是半张大饼、半个组团。不过大饼来的早了一些,组团来的晚了一些,市内四区只是看起来非常像组团的大饼。
大连好像已经忘了自己是“北方香港”
大连现在好像已经忘了自己是“北方香港”,已经不和青岛比了,开始和沈阳和营口比较,就像一只在鸡窝里的大鹅,胆怯的炫耀着过去的辉煌。甚至开始找寻落魄的原因,因为没有自贸区,因为没有直辖市,因为没有烟大海底隧道,因为营口,因为沈阳……
说了大连那么多的过去和现状,就不谈什么大连GDP和财政收入的负增长问题了,也不谈什么东港房子卖不出去,恒隆档次低客流少,地铁为什么没多少人坐,整体物价高收入低,因为那都是表象,关键找到形成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挑战是什么,未来核心挑战是什么?如何迎接挑战?
大连的三个核心挑战:
第一:城市规划和开发节奏无序,特别是城市投资效率过低。资金和资源不足,遍地开花,处处窝工。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特别是财政预算不足的当下尤为重要。
第二:整个老龄化严重,少子化严重,外来青年人口流入缓慢,连本地高财富和高智商人口都逃离大连。如何扩大人口,进一步说是高财富和高智商的人口尤为重要。
第三: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跨越中等收入城市陷阱,跨越成功,大连可以与杭州深圳比肩,跨越不了重新返贫,甚至想干低端加工业都没机会,没人口没成本优势是干不过四川和河南的。

“城市战争”是一个专注于城市PK与城市竞争力的公众号,由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创办,欢迎关注
更多城市话题(后台回复数字阅读):
房价收入比排名:谁是中国最不宜居的城市?(90)
主要城市地铁排行榜,为什么广州挤冠全国?(89)
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榜:谁是中国最强势的省城?(86)
主要城市财力排行榜,广州为什么那么穷、穷、穷?(87)
从国务院对城市总规的批复,看中国城市的真实地位(83)
盘点中国城市,哪些在崛起、哪些在衰落?(75)
江浙沪粤,谁是中国电影第一票仓?(77)
为什么山东河北天津的电影票房那么低(85)
高铁站选址“差评榜”,你家城市排第几?(63)
中国商业城市排行榜,为什么广州夺冠?(57)
更多城市话题请在后台回复“目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