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进展如火如荼,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越来越深入,哪些内容是各位业界大佬关注的话题,整理如下,供大家一同探讨,以下话题摘录自: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的主会场报告。本次会议主题:“国土空间,数字治理“。目前报名进行中,会场直播全面开启,大家抓紧报名!
一、国土空间规划逻辑和内涵
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确立以来,新体系下的理论和实践框架经历了多方解析和政策的确定,虽大框架已逐渐完整,但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本身还需大量的重构与落实,此刻再提规划逻辑与规划内涵,其意义非常重要。吴志强院士作为规划理论与实践集大成者,撰写《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学刊)一文,组织编写《城市规划原理》经典教材,目前正积极探索人工智等前沿领域应用(WUPEN回顾,吴志强院士精彩讲座报告合辑),对规划领域内在发展逻辑与发展方向具有深刻的认识,此话题对于确定规划思维与基础价值观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关注。
二、社会治理与数字化
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城市存量发展状态下,城市治理成为城市提升质量的最重要的保障,数字化技术可以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在2019年的实务论坛上,尹稚教授为大家展望了数据驱动型智能治理体系(尹稚:变革与智慧社会),并为大家推荐了一本书:《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提醒大家慎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模型解释社会科学问题,呼吁数字城市的研究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次论坛把社会治理和数字化再次放到一起讨论,相信会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三、后疫情时期的规划行动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在2018年的信息化实务论坛上,王凯院长曾做过《经济转型时期的规划供给》的分享,2019年中规院分享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而今年突发的疫情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急需转变,从经济环境到政治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规划行业标杆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后疫情时期对城市发展的认知,以及未来如何通过规划,在接下来这段特殊的时期助力城市发展和城市质量的提升,将是每个规划人所关注的重点。
四、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林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林坚教授曾在中国土地学会会议发表《区域—要素统筹: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一文,在去年信息化实务论坛中,为大家解读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海陆统筹问题,而今年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视角,“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坚持底线思维,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如何落实,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规划要回答的问题。
五、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周俊杰,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处长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是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以信息平台为底板,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本场报告可共同学习来自官方的解读。
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城市?杭州样本的探索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规划是面向未来的学科,也在实践中塑造未来,当前技术发展是否会出现突变的奇点,未来场景下城市将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技术爆炸不可预知,但我们能够以具体的实践来缩短与未来之间的距离,张京祥教授为我们分享杭州实践,值得期待。我们知道,杭州近期的未来社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值得关注。
七、基于基础调查及数据应用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建设
邓红蒂,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副院长
基础数据调查、数据应用管理,是国土空间规划中保证信息化顺利实施的核心,整个技术体系如何构建,期待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分享。
八、《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发布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代清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
龙瀛教授致力于新领域研究,在之前也为我们带来了多次分享,聚焦“新城市”、“新空间”、“新方法”、“新领域”,而腾讯研究团队,在2019年11月发布了《WeCity 未来城市》,描述了“智慧城市进化之道”。WeCity 强调了未来城市的几个关键词:重体验、有温度、多脑智能、生态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微服务、微生态。两个团队的合作,共同发布对未来城市空间的思考,值得关注。
九、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
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2019年实务论坛中,张尚武教授为大家阐述了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初心、使命与未来,本次论坛聚焦“空间治理”,规划体系如何与之衔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环节如何应对,这是未来的重要话题之一。
十、城市三维空间的智能化交互与全流程管控:威海的实现与应用
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往年杨俊宴教授分享的:《城市设计数字化平台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基于数字化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智能管理探索》,可以初步理解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发展脉络,而杨俊宴教授本次分享聚焦于智能化交互与全流程管控,通过威海案例而实现,内容值得期待。
十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展与趋势
陈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自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进速度加快,纲要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未来的进展和趋势如何,一起来听陈雯教授的解读。
十二、机改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继承与创新的成都实践
尹宏,四川省推进成徳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一直以来,规划管理与信息平台建设都在持续推进升级中,而新的空间规划背景下,已有的数据资源、管理经验、平台基础如何继承,如何创新,这些需要宝贵的地方经验,以成都为例,关注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十三、浙江试点: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德清实践和思考
沈海峰,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同样,地方实践中,县域作为特殊的行政单元,其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如何建设,德清为我们带来实践经验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对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主会场的观察,并未覆盖全部嘉宾讲座,主会场嘉宾详细介绍可点击查看:主会场嘉宾。更多分会场内容,稍后为大家解读~
微信报名入口已经开启,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期待您的到来!相关链接:
1.会议议程
2.报名通道及攻略
国匠学社,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国匠学社新增规划云知识搜索
欢迎访问 guihuayun.com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