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文章:热点关注:国土空间,数字治理,介绍了近期关注的热点,其中第一个热点关注的方向即是“信息化”,这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即是“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和落实情况,另外行业所关注的是在“信息化”赋能之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逐渐深入过程中,随着2019年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确立“一张底图”(基于三调的信息整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信息横向纵向联通,建立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一张图支撑用途管制、规划许可、实施监督)的工作重点,规划工作已经和信息化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在《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确立了完整的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架构:以政策、制度、标准为基础, 以安全运维为保障,在“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基础上支撑“三大应用体系”,具体为:
(1 )“一张网”
搭建纵横互联且具有安全防护能力的自然资源“一张网”,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集约共享、节约利用,统一提供能支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海量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的基础设施支撑。
(2 )“一张图”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集成整合基础地理、遥感、土地、地质、矿产、海洋等数据,通过共享交换的模式获取统计、发改、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数据,辅以网络数据,形成地上地下、陆海相连、集成融合、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
(3 )“一个平台”
以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为支撑,建设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自然资源业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建成部门联动、开放共享、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政审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监管、空间决策分析等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
(4 )三大应用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为履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资产管理与确权登记等各项业务,提供智能审批、智能监管、智能决策服务。
(5 )安全运维保障
运用智能安全态势感知与防护相关技术,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法》,构建自主可控的自然资源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运维体系,保障数据传输、存储、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6 )政策制度标准保障
在充分吸纳和借鉴原有的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模型、自然资源信息标准参考模型、自然资源数据管理规范、自然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自然资源数据共享与服务规范、自然资源应用系统与网络建设规范等;加强自然资源信息化政策制定与实施;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制度。
图: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架构
在《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一文中,将其概况为:连起来、合起来、统起来、打基础、优服务、强监督:
1、连起来—建立互联互通“一张网”,为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解决“路”的问题
2、合起来—建立三维立体“一张图”,为“两统一”提供统一底数和底线
3、统起来—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中台的管理功能与系统集成的支撑作用
4、打基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应用体系,提升“一张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5、优服务—构建“互联网+ 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
6、强监管—构建自然资源监管决策应用体系
在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大框架下,传统的规划框架必须适应新的信息化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依托数字化技术,让规划技术体系得到飞跃。在此基础上,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
国土空间规划应是“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 的智慧规划(庄少勤),其整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下图: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
来自: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吴洪涛,城乡规划杂志,2019年第6期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借助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等得到赋能,其路径则是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三大关键能力,即:数化、连接、赋能(罗亚等):
数化:以数字化为切入点,进行空间实体要素和空间运行规则的数字化,实现实体规划空间和要素的“数字孪生”,人地关联、动静结合,建立全域覆盖、全要素覆盖、多源融合的自然资源数据湖。
连接:以网络连接、信息共享、渠道畅通为目标,构建一个规划编制者、管理者、专家和公众的规划协同“O2O”(Online To Offline)的生态圈,形成网络化的规划命运共同体,实现协同治理、众筹创新。
赋能:以推动治理创新为目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规划全过程数字化决策链,整体形成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层层递进的智慧型应用,推动基于经验的决策向基于数据的决策科学转变。
图:数字化转型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基础框架
来自: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转型思考,罗亚,余铁桥,程洋,城乡规划杂志,2020年第1期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转型思考》
在即将举行的: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上,以下内容和话题将会和自然资源信息化相关,欢迎大家关注,而智慧规划,随着实践已融入规划管理、城市治理、社区治理、新技术等领域,稍后将结合相关专场为大家继续推荐:
主会场:
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周俊杰,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处长
基于基础调查及数据应用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建设
邓红蒂,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副院长
机改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继承与创新的成都实践
尹宏,四川省推进成徳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国土空间,数字治理
罗亚,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架构师;王亮亮,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线副总经理
浙江试点: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德清实践和思考
沈海峰,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技术架构演进——SOA、微服务、中台和PaaS
苏乐平,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架构师
企业架构与数字化转型
付晓岩,资深企业级业务架构师,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分会场:科技手段辅助城市精细化治理
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张久君,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计算部负责人
分会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
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支撑体系探讨
张耘逸,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总监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实践与思考
余向克,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所长
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与现状评估工作实践
董建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处处长
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践探讨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如何保障高质量发展:厦门实践与思考
何子张,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规划管控数字化传导体系研究
刘世晖,高级规划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新技术中心主任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数字工作协同
张赛男,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总监
三维数字化空间下的规划实施管控
袁雪,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经理
众源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智能在城市片区“生长”模拟中的一点思考
曹芳洁,同圆设计集团城市空间与信息化研究所信息工程师
城市仿真与城市智能数字平台
周祖浩,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副总
分会场:未来城市,空间原型与创新设计
基于多源大数据和智能感知的城市体检系统搭建
何东全,能源创新中国区主任
分会场:智慧规划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逻辑
熊伟,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仿真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分会场:基于中台架构的“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介绍,全部内容将进行现场直播,大家如果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可提前报名,届时观看直播,报名链接:线上参会攻略。也可点击这里查看全部会议议程。
文末继续福利送出,关于本次论坛的主题:“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或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未来行业发展热点,点击这里去留言,查看文末规则,点赞前十名,将送出城市规划学社VIP,以及主办方提供的《2020年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报告》一本,留言统计截止时间为6月17日12:00,欢迎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