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提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城乡建设工作划了哪些重点?详情见下文。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顺利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强调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我国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包括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
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