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7日,由赛文交通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在年会的分项活动交通大数据共享与应用论坛中,上海海事大学交通工程系副主任钱红波先生带来了美国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的演讲。
以下是演讲视频和实录。
在报告开始之前,我想说几句感谢的话。我最近身体不太好,圈内的朋友在几个小时解决我后顾之忧,我向大家深深的鞠躬。
今年我谢绝了全国所有其他城市的邀请,第一次站在大会上做报告,因为这个会议一定要支持。我讲的是交通方面的大数据,刚才薛院长是从交通拥堵的层面分析、探讨大数据的应用。现在我们一谈到交通大数据,觉得都是一些百度、联通他们来搞的交通大数据,他们获取的数据也是交通分布。交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交通拥堵,我们更严重是交通安全问题,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还是拥堵。

很多次有人要我做这样的报告,就是关于交通安全和大数据怎么样分析。我一直没有敢做这样的尝试,今天准备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因为我在美国刚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并且有机会在他们政府部门挂牌一年,了解事故现场和信息共享的方式,我觉得对我们国家非常有意义的。
我认为交通大数据,前提是要开放、共享、兼容,如果开放、共享、兼容都做不好,那么谈大数据都是不现实的。
一个部门,比如说百度、联通,能获取一个侧面的数据,没有印证没有跟其他的部门沟通,获取的数据都很抽象,很难精确的应用。我记得10年前,在2004年我跟袁老师的课题组做博士的时候,当时我参与了第一个课题就是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机制研究。那是2004年,当时没有大数据的概念,叫交通信息化,其实就是一回事,我们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名称叫交通大数据。
我们当时去很多部门调研,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数据,都想作为自己的筹码,从而获得其他的利益的筹码,不愿意跟其他的部门共享。这时候你谈大数据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在谈大数据之前,我们要解决机制问题,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共享?首先有部门的利益,第二个没有办法共享,因为我们的数据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共享的平台和机制,没有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觉得这是前提和基础。

谈安全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最近一直关注安全方面的问。我们首先看到这样曲线,近30年来,我们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曲线,2002达到峰值之后,近10年来,我们每年以超过15%的的速度递减,意味着2002年一年死了11万,现在公安部颁布的数据,一年死5万人左右。10年我们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一半,机动车保有率增加了一倍,这意味着万车死亡率10年下降了10倍,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大家都有被股票套牢的经历,就相当于你买了一个股票连续10天10个跌停,你那个股票都没有继续拿到手上的勇气,基本上一钱不值了。国家的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就是这样一种下降的趋势,所以说我们一直在置疑,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因为谈交通安全,首先要获取真实交通信息,这是第一步。
第二是交通事故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做交通事故分析的时候,一年死多少人,这些人是什么原因死掉的?是人的原因还是路的原因?看我们国家这张图黄色部分,道路的原因几乎可以忽略不及,所有的事故都习惯的归结到人的原因。因为我们交警的处理的时候,都要找到买单的责任方。如果把事故责任定型到道路,政府要买单,所以我们现在的道路所占比重非常小。这有一张美国道路交通数据,他们认为人占主要的原因,90%的事故跟人相关。但是很多的事故不是单一的原因,有人、车、路共有的作用的结果。有1/3的事故或多或少跟路相关。因为我是搞交通工程的,意味着在交通安全设计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发挥我们的作用,如果按照我们国家数据,交通工程的学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交警天天进行教育和处罚就可以了,因为99%都是人的原因。

所以事故中成因比重指出来道路的原因非常重要,我们在交通安全改善设计,对于道路的改善、安全的改善非常重要。第二个就是机制的问题。为什么刚才讲到国家存在事故数据失真这个问题。这是我所在的美国城市,他们三者的关系,在我们国家交警、交通工程师两种责任,交警不仅仅负责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违法的执法,还负责交通设施的运营,安全改善,在很多城市都是由交警负责。现在上海好一点,慢慢把部分设施的设计安全改善移交到市政部门,这是很好的趋势。
如果交警既承担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的执法,还要负责交通安全的改善。上级部门对交警进行考评的指标又是这个地方一年死了多少人,那交警上报数据的时候就不会说真话。所以我在美国的时候就深有感触,我要打交道的部门一个是交警一个是法院,美国的交警只负责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的执法,这是美国交警的职能。处理完了之后,这个地方交通事故的原因挖掘和道路设施的改善,都是由道路工程师完成,这样交警没有作弊的动机,也可以有效监控我们交通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很多问题我们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技术上,制度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再谈技术,很多问题就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这里面为什么有一个法院,感觉我们跟法院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在美国,如果交通违法了,你可以直接认罪买单,把钱付掉,完全确定自己是违法的。有时候你跟交警有争议,有一个法定的程序,要到法院宣判之后,并且法院宣判必须要你跟对你进行执法的交警,三者面对面的对证公堂,确认你是违法之后才交罚单。如果你有证据显示交警是违法,你可以胜诉,还有一条交警没有到场,你也可以胜诉。他们是三权分立的制度,我今天在这里谈制度不谈政治,我觉得很多的问题从制度上解决之后,我们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这是我过完年之后去的,因为我是2013年10月份去的,后来2014年10月份回来,我过完年又回去了。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他们又发生了一起特大的交通事故,这是事故现场。那个红色的车,就是我在美国的座骑。我去事故现场之前,这是我随便拍了办公桌的照片。我给出一定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我可以在我们的系统里调出来这个城市10年交通事故的数据,就是交警现场的交通事故单,这是我所在的城市从03年到13年10年所有的交通事故。为什么他们这个数据可以这样开放共享?首先有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不仅仅是交警部门做交通事故用,他们用地规划也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发的。大家按照这个方式想进去,就可以看这张图。这样统一的平台,一个开发的态度,还有一个科学的事故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我回国以后一直在跟公安部推荐的,因为我们国家交通事故信息是一个核心的机密,我们很多做交通安全的人,跟当地交警打交道,首先要签保密协议,当地很多人都签过,不然你就没有办法拿到他们的交通信息。所以红点就是我在美国应用的城市,我来简单介绍下事故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首先可以把事故画出来,区分不同事故的类型,对事故进行标注,并且显示事故关联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是二维空间,显示不同的事故类型在空间的分布,这个我们可以把事故细分,这是路网的层面,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哪一个区域的事故是高发的,是什么类型的事故。通过这个事故的数量,还有事故的严重程度,交通的流量,把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每个月出一份月报,每年出一份年报。统计每年这个城市的高危的路段,是我们公安部前几年一直推行的。我们全国的高危路段,12、13、14年都有,但是15年到现在还没有公布,我问公安部,他们说去年公布的时候,全国的交警都否认这个数据,因为我们的事故统计信息,没有一个坐标信息,没有地理空间的概念,很多的事故都是交警纸质的文档,很难统计各地的数据。

除了宏观层面上的数据分布,我们媒体事故,我们点击图表可以调出当时交警事故记录单,甚至现场事故照片,现场的录像,证人的证词,都在这个系统里面可以随时调取。所以除了宏观的红点分析之外,可以具体到微观层面,到一个路口,这个事故是怎么样发生,什么样的原因。可以把这个事故信息跟卫星图片进行匹配。把事故的信息,周边的道路的环境匹配起来,更好还原事故发生当时的环境,对于我们制订事故防范意义非常重大。这是我们拍的陆家嘴的图,我们不仅仅有卫星地图,还有3维街景地图可以360度观察它,这是加州大学刚刚研究的新的技术,把这些事故信息对应到三维的街景地图上去。不仅仅从上往下90度垂直观看,还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分析、还原当时事故发生的环境。
用了以上的分析之后,很多的事故防范对策可以工具化。发生什么样的类型,有什么样的解决情况。根据我自己的情况,在我所在地方做交通安全改善是很简单。有了前面的数据,后面选项都给你了。我今天的报告就到此为止,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