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粮食安全基础在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今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围绕该主题,国地研究院牵头开展了丰富的土地日专题活动,分为耕保篇、用地篇和普法篇。与此同时,国地科技积极参与第30个全国土地日青年网络论坛征文活动,有两篇论文入选,分别是《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途径》和《绿色生态农田整治刍议》。
国地科技通过专题活动和征文投稿,将知识科普与土地日主题有机结合,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浓厚氛围,唤起全社会对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的关注和认同。以下是本次土地日活动的专题总结。
今年3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该说法在互联网激起社会各界热议。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业和粮食是民生根本。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度异常波动,一些国家开始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因缺“粮”而乱了阵脚,相比之下,我国始终保持社会秩序稳定有序,这其中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保护耕地资源,对端牢14亿中国人的饭碗,尤为重要。围绕耕地保护主题,我们开展的研究有:


? 1、国地研究院: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创新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为了客观准确认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明确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的工作要点,国地研究院组织开展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创新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研究(← ←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原文),我们认为:
第一,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粮食播种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以及为粮食自给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质量保证。
第二,目前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但是地方缺乏保护动力,耕地保护补贴政策应运而生,我国耕地保护补贴政策从增量改革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
第三,需要着力推进政策的机制创新,实施中央—地方纵向一体化补贴路径,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资金监管体系,探索耕地保护差别化补偿激励机制等,创建多元化的耕地保护激励新机制。

? 2、土地整治事业部:为防控农田面源污染,如何构建农田生态净化系统?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不但要保护一定数量的耕地,而且还要利用好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应只是简单地关注单位面积农田产量的提高,还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解决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国地科技土地整治事业部从防治农田面源污染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了农田面源污染的产生机理,总结了农田面源污染的产生机理以及农田生态拦截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原文)研究表明:
第一,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其控制方法与点源污染不同,治理难度更大。
第二,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等,但鉴于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农田耕作很难完全摒弃化肥、农药的使用,需要构建一套农田生态净化的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从源头减量、缓冲过滤、生态拦截、尾水净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

大国重器,由来已久。2019年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政策重点之一,而制造业发展需要充足的用地空间来保障。随着我国部分核心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以产品研发、创意、设计、中试等为主的新产业新业态逐步落地,此类产业统筹具有研发用途比例高、不同用地类型混合成分高、用地需求多元化等特征,完全依靠传统的产业用地政策已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为了适应创新型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空间需求,各大城市相继在制定工业用地转型政策中下功夫,设立新型产业用地(M0)作为新的城市用地分类,鼓励工业用地向科技研发转型。


为了解珠三角各大城市出台的M0政策的管理措施重点,明确政策趋势导向,国地研究院对广东七市(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的M0政策要点进行详细梳理,对比了各市M0政策共性和特性,总结了政策发展趋势并整理了政策集锦。(← ←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原文)
我们认为:新型产业用地以集约发展为导向,推动产业集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规模发展为导向,鼓励成片开发,维持用地一致性;以品质发展为导向,建立监管机制,保证用地有序。
结合本次土地日的研究成果,国地研究院将继续深化对M0政策的学习和解读,了解各地M0管理的特点,将知识要点应用于实践探索。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2020年6月11日,国地科技特邀业内专家围绕民法典的主要内容、民法典涉及自然资源业务的主要知识点、自然资源部门如何落实和践行民法典等开展了系统生动的专题讲座。

专家授课结束后,参与讲座的同事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国地研究院牵头系统梳理了民法典内容,并进行政策要点解读,(← ←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原文) 有助于全面透彻地掌握新政要求,运用于相关业务。
通过本次土地日开设的系列宣传以及撰写征文投稿等活动,国地科技成员们增进了对土地资源国情国策的了解,增强了节约用地、珍惜土地的绿色发展意识。国地科技将一直秉承“空间资源优化,共筑人类理想家园”的企业价值理念,加大工作力度,为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http://www.qstheory.cn/wp/2020-05/25/c_1126030569.htm
[2]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6/16/c_11261123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