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振战略举措——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健康城市、社区治理和经济恢复
本次规划经系统论证和科学研判,推出了“1+5+X”的一揽子重振规划编制内容,涵盖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健康城市、社区治理和经济恢复等各个方面,以基于健康城市、人本城市、韧性城市理念的规划转型,引领武汉向健康、宜居、繁荣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在此基础上,将疫后重振的规划思路、政策标准和行动举措纳入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衔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具体实施。

一是新冠疫情影响评估。全面评估疫情对城市的冲击影响,从应急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运行管理、基层社区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反思现有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
二是疫后重振规划纲要。主要结合疫情影响分析和城市转型发展特征,研究明确了疫后重振的总体目标和规划路径,提出了健康重塑、社区重治、经济重振、智慧重树等重大战略举措,通过规划引领和干预,提振信心,恢复城市对人才、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三是五项专项规划。分别是《应急系统与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健康城市空间品质提升规划》、《医疗和公共卫生专项规划》、《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和《经济复兴与产业重振专项规划》。专项规划首先从系统着眼,强化基于“韧性城市”的应急防灾体系,基于“健康城市”的空间品质提升;其次突出关键短板,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设施服务效能,强化完整社区建设;最后从抓机遇、补短板、谋发展的角度,谋划武汉城市宜居、经济复兴和产业重振,形成“安全有保障、宜居有品质、发展有动力”的疫后重振发展图景。
四是一系列行动计划、政策标准和建设指引。行动计划主要涉及医疗和公共卫生、环卫及应急保障、完整社区建设、空间品质提升、综合交通和应急物流、功能区和亮点区片建设等6大行动计划,建立从蓝图到实施的发展路径,形成“目标—策略—行动规划—项目”的规划内容。同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指引”,通过制定不同层级的规划目标和标准,强化服务设施、公共空间、韧性安全等方面的优化配置,指导健康城市的空间规划设计。
本次疫后重振系列规划不是单纯的技术方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恢复,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物质、设施、信心等多方面恢复、重振的规划,是技术方案和一系列政策、计划和标准的综合型行动规划,也是武汉迈向更加高水平城市治理的规划转型之路。

在听取本次规划汇报后,10余位来自全国规划领域的专家首先对武汉规划人员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的工作作风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并对现阶段规划成果一致表示高度认可。专家认为现阶段的疫后重振规划是非常及时并具有创新性的,虽然因为疫情武汉遭受了重创,但困难都是暂时的,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不会变的,这次的疫后重振规划也应当是武汉重新出发的新起点,武汉要在疫后重振成为全球健康韧性城市的表率。专家们同时提出本次规划的价值不仅仅作用于武汉,而是代表着国家的重振,应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复苏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本次规划为契机,为中国讲好武汉疫后重振故事,为世界提供疫后重振样本与表率,重振全球复苏信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规划,让城市更美好。我们将以本次《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为契机,让武汉迈向更加高水平城市治理的规划转型之路。我们深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武汉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世界的明天也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