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指导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浩
撰稿 | 大数据中心 马星 杜勇 余蔚 马瑶
审核 | 王浩 马星
编辑 | 总工程师室 蔡焕仪
全文共2019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前言
《数读古驿道》是大数据中心紧扣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保护工作,采用数据挖掘、量化分析模型等技术手段,针对古驿道的人口、产业、生态等领域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全新打造的品牌专栏系列文章。本期专栏将继续聚焦南粤古驿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动物资源,走进广韶古道(从化段),针对沿线鸟类资源进行挖掘与保护利用思考。
往期精彩:带你云游南粤古驿道,解读驿道上的动物“密码”
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基于前期“解锁”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动物图谱“密码”,选取位于广州市的广韶古道(从化段)为研究对象,重点挖掘对生态系统状态具有重要指示性且观赏性较高的鸟类资源。通过“实地调研+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古驿道沿线鸟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生境质量进行深度挖掘,探索古驿道沿线鸟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式。
01
深入古道密林,探寻古道魅影和生境
图1 研究团队在广韶古道(从化段)进行野外调研
图2 古驿道上的部分鸟类(研究团队拍摄于广韶古道(从化段))
图3 广韶古道(从化段)生境(拍摄于古驿道周边)
02
建立空间模型,解码鸟类空间分布特征
图4 广韶古道(从化段)鸟类资源丰富度
图5 广韶古道(从化段)周边部分鸟类的空间分布
图6 广韶古道(从化段)周边分布最广的10种鸟类
图7 广韶古道(从化段)鸟类集聚点
表1 广韶古道(从化段)主要鸟类集聚点鸟类种类
03
优化设施配套,提升古驿道观鸟体验
表2 不同鸟类集聚点的现状环境及观鸟设施类型建议
图8 广韶古道(从化段)观鸟点生境及设施布局示意
图9 观鸟设施示意图
图10 鸟类科普牌示意
表3 不同类型的招鸟植物特性
04
结语
核心研究团队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浩、马星、杜勇、余蔚、马瑶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胡慧建、梁健超
-END-
注:本文首发于南粤古驿道官网
近期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