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中国名山众多,登山经济正在崛起中
分类
(编号:12)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4-01-04 17:18:0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中国名山众多,巍峨壮观,旖旎秀丽。从“三山五岳”到五大宗教名山,千姿百态的山川美景,与历史、宗教、文化交融衍生,百年来吸引全世界游客竞相攀登游览。 从普通“旅友”的高山探险到知名人士问鼎险峰,随着都市人对于纯净空气、强健体魄的向往,登山这项运动日趋红火,不仅带动景区周边的小村庄脱贫致富,也催热了户外用品等“登山经济”。 中国登山协会数据显示,中国自1997年出台《国内登山管理办法》规范登山活动。近年来,国家审核通过“符合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建设标准”步道10处,累计近400公里。浙江宁海、湖北崇阳、新疆乌鲁木齐等位列其中。 湖北的武当山、神农架风景区、恩施大峡谷等自然风景区均享有“世界级名山”之美誉,其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温床和良好土壤。 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暖冬,出游正当时。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风景区是武汉市中心的一片生态“后花园”。周六10点左右,记者来到木兰天池脚下,只见步道入口处泊满了私家车。“驴友”们三两结群,装备齐全。 李蛮身着深蓝色登山服,绑着护膝,手持登山杖。“今年我要攀遍武汉周边所有的山,再计划四五条长线。”38岁的李蛮踏上“登山路”不到两年,但已经对这项运动做好了长足的计划,并购置了背包、帐篷等近万元的户外用品器材。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渐强烈,景区当地人的经营意识也随之觉醒。64岁朱和平在木兰天池半山腰经营着自家的“兵兵农家饭庄”。由于地址位置好,近三成登山者选择在他家用餐。 朱和平说,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如今村里开发了登山景区,守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好孩子,清闲自得。 木兰天池驻店总经理朱曦说,自木兰天池景区开园迎客以来,2007年达到全年50万人次游览的高峰值。景区所在的龙池堰湾官田村也从“光棍”村变为了富饶之地,如今人均收入可达到每户每年5万元。“坐拥步道,正是生财之道。”朱曦说。 据了解,仅木兰天池、木兰山所在的武汉市黄陂区,因旅游发展带动全区5万农民吃上“旅游饭”,涉及旅游产业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登山催热了“小村庄”经济,也催熟了登山产业。记者在中国登山协会网上看到,各类登山、竞速、挑战、比赛消息滚动更新,2013年就有山地户外、攀岩活动等100余项,地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也包括一些跨省、甚至是国际范围内的户外运动交流活动。 浙江宁海县打造了中国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武汉木兰山吸引逾5000人参与登山节,黄山举行万人登山休闲大会……有专家表示,中国各地正在深入发掘丰富的山地户外资源与深厚的旅游户外文化,发展独具特色的步道产业经济。 与此同时,出于对户外运动的执着和对户外运动市场的看好,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转变为经营者,且经营模式渐成规模。《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注册及等级评定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已获资质的登山俱乐部达到110家,主要聚集在四川、山东、湖北等地,其中湖北省有16家。 “中国登山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逐步增加,省际户外产品的输出以及俱乐部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国登山协会有关负责人王静说,登山经济有望在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赢得难能可贵的一席之地。
原文来自: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