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引言
深圳市经过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已接近极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自2018年《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批复以来,深圳逐步探索出了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经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是深圳率先探索的土地收储新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单元、以低效用地为对象,综合运用规划、经济、土地及相关政策[1],平衡多方利益,解决土地历史遗留系列问题,实现片区存量用地二次开发路径。本文以深圳市大鹏新区布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为例,阐述“利益共享”模式下土地整备与规划实施机制。
01
深圳当前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
1.1 增量发展空间“难以为继”
1.2 存量拓展空间“亟待挖潜”
1.3 土地使用权属“错综复杂”
1.4 二次盘活模式“迭代摸索”
表1深圳市2011年——2018年土地整备面积统计表
02
布新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的实践
2.1 社区概况
2.2 用地权属
表2布新社区土地整备范围汇总表
图3:土地权属及地块编号
2.3土地利用现状
表3 布新社区土地整备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
图4:土地利用现状图
03
土地整备思路
3.1 范围划定
3.2 主要思路
图9: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模式图
3.3 土地分配
3.4 留用地规划
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社区的发展诉求,布新社区留用地主导功能是居住和商业服务。可开发总建筑面积为138206.5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87443.53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46359.84平方米,配套设施面积4403.13平方米(表4,图12)。另有2324.46平方米的留用土地指标需要落到统筹地块外,在南坑埔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通过捆绑开发落实。开发容积率综合多方面因素,从技术层面、社区发展诉求、拆迁谈判以及社区内部平衡等层面来综合确定。
表4 留用土地总建设规模
图12 留用土地图则调整对比图
3.5 公共基础设施配建及移交责任
表5 公共服务设施配件及移交责任表
04
实施效益
4.1 实施时序
表6 第一期土地移交统计表
4.1.2 第二期开发范围内未征转土地
表7第二期土地移交统计表
图13 土地整备实施时序示意图
4.2 整体效益
05
整村统筹模式及经验
5.1 “整村统筹”的实施范围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
土地整备范围划定是项目实施和利益平衡的基础。划定实施范围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规划实施需要,结合08-13地块人才安居房、睿鹏大道、布新路、王母河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用地红线确定,将公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征用的农村集体土地纳入土地整备范围,解决项目用地问题;二是农村集体的发展诉求,将布新社区内大量合法外用地纳入土地整备范围。通过土地确权重新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开发权,鼓励更多合法外用地进行二次开发。
5.2 “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是土地整备的支撑
5.3 “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是平衡多方利益的关键(图14)
图14 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机制图
5.4 “上下沟通”的共赢协商制是整备方案实施的保障
06
结论与展望
近期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