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本刊原创文章需支付稿费
详情联系文末邮箱
对于日常往来深港的人士,
居家办公虽节省了往返深港的交通时间,
但要额外做家务、做饭,
加上照顾小孩与宠物,
居家办公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充裕的个人时间
“
香港与深圳因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原因,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孕育出两地市民往来频繁的双城生活。然而,今年年初至今,深港因疫情实行检疫隔离和口岸关闭的措施,大量日常往来深港人士的双城生活久久按下暂停键。
”
文+图/
张博洋
城市规划从业者,任职于香港AECOM
2020.06.03
从城市经济的角度来看,疫情已导致全球多个地区的GDP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中环写字楼空置率达14.9%,街铺租金降幅超10%,访港旅客人数负增长更是超过80%。全球经济普遍下滑,香港的经济脱离了庞大的大陆客群,也应声而下。
2020年第一季度的香港零售物业市场整体表现(数据来源/CBRE世邦魏理仕《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研究报告)
数据之外,对于日常往来深港的人士(有香港引进就业的内地人才、在港开办业务的内地人士、在港留学的大陆学生、跨境商品贸易从业者、深港跨境学童、大陆探亲人士等多类群体),他们所体会到的深港双城生活的转变与感受,无法被记录在经济数据之中,却真切发生在疫情时期的每一天。
深圳与香港的城市面貌(摄影/张博洋)
租与转租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大陆访港旅客一度锐减,香港的酒店旅游业就并不好过。今年春节伊始,疫情又带来不同层面的限制和影响,尤其是多所港校实行远程网络授课制度,加之在港就业的大陆人士由于跨境不便开始异地办公,房屋租赁市场和酒店市场一样,显现出明显的需求量下滑和空置率上升。
租房的利好
对于需要租房的港漂群体来说,这倒带来了好消息。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多个楼盘的房屋租金录得近10%甚至更大的下滑。以海湾轩酒店为例,该酒店是长江实业集团旗下的家庭式酒店,区位便利、视野开阔,是在港的大陆人租住比较集中的一处地点,以往需要提前1个月预约才能入住。而疫情之际,酒店工作人员告知我,可以随时致电续约。同时,酒店对续签合约已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减免一年内一个月的租金、赠送3000元超市购物券等,这些折算成现金减免相当于租金下调了近10%幅度。对于广大的港漂群体来说,这无疑减轻了他们一笔大额的开支。
2020年3月6日晚9点半,摄于香港海湾轩酒店前(摄影/张博洋)
转租的无奈
但疫情却给另外三种情况的人带来了租房的麻烦:滞留香港无法及时回大陆;远在大陆,难以转让空置房屋;在港租住房屋难以置换出手。例如,我的一位在香港的朋友原计划前往广州工作,却因为疫情原因一再推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深港封关的时间比他想的更为漫长。最后,他选择按月延长租期住在酒店,以备深港往来开放之后离开香港。另一位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声称,他的三位室友在今年春节后一直逗留在大陆,他们的房间已空置三个月以上。他们打算将房间远程转让给别人,但由于最近空置房间寻求转让的情况实在很多,需求量又不大,达成交易的时间周期明显拉长。因此,他们只能在大陆继续承担香港房屋的租金,别无选择地成为了支付高额房租的“云租客”。
一位港校应届生朋友反映,由于她计划搬去深圳,在多个租房群长期发布香港房屋的转让信息,却少有人问津,不得不两次降低价格,最终在近2个月后才完成转让。酒店业面临的冷落与艰难,也在被行业外的其他人感受着。
工作往来受阻
直线距离上,深圳福田区到香港尖沙咀约30公里,和福田区到深圳宝安机场的28公里,以及上海浦东机场到浦东陆家嘴的30公里相近。香港与深圳的双城关系多多少少与地理因素相关,大湾区城市群政策又进一步推动了两地的密切往来。
在飞机落地香港前,可望见远处的深圳(摄影/张博洋)
深港双城生活由来已久,深圳罗湖区早在1949年就设立了罗湖口岸,成为深港两地文化交融的先行地。口岸周边的部分社区内,港人购房的比例达两成以上。70年过去,每天更有大量人士日常往返于深港之间。我和朋友们往返深港使用较多的交通方式,是车次频繁的地铁东铁线、可线上购票直达香港各区的跨境巴士,以及仅15分钟车程的西九龙高铁。
但是由于疫情,如今跨境通道已轰隆关闸,深港两侧双双设卡。自香港2月7日实施入境检疫措施以来,大众日常往来深港的众多陆路口岸纷纷关闭,深圳湾口岸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而后,两侧强制集中隔离14天的措施又让双城生活变得难上加难。(延伸阅读:疫·香港 | 城市的“边界”在哪里)
居家办公局限
以往,那些选择在深圳生活、邻口岸而居的同事们每天以东铁线往返深港,通勤时间基本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而如今,东铁线暂停通往跨境口岸,西九龙高铁也同样无法乘坐。他们由于没有香港侧的居住点而集中在深圳办公,与香港同事通过远程语音与视频会议来协调工作。
一位持续在深圳侧远程居家办公的同事向我反馈,由于已是成家带娃的状态,居家办公环境并不理想,小孩会时不时对工作产生干扰。另外,通过家用VPN进公司资料库速度缓慢,同事间沟通效率也受限,面对面地讨论图纸和指导新入职员工都会比现在更高效。而在时间管理上,虽然她节省了往返深港的交通时间,但是在家办公需要有额外的做家务和做饭的时间,加上照顾小孩与宠物,居家办公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充裕的个人时间。总而言之,她还是期待深港早日通关,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
港险代理遇冷
对于在港从事保险理财行业的人来说,能够自由往来深港对他们日常接触客户和办理业务都至关重要。香港保险业其实对港校毕业生并不陌生,不少人都会全职或兼职从事保险业。然而从他们的反馈来看,受去年的社会运动和今年的疫情影响,作为业绩重要来源的大陆客户从“来的少”变成“来不了”。从数据上看,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3月份内地旅客人数已下降99.3%,即便当时香港还没有禁止游客入境。
一位以保险为主业的朋友向我反馈,虽然客观上大陆客户不能来港签单,在港保险代理人不能出差见客户,团队整体业绩断崖式下滑,但她这段时间还是有所行动。第一是在家充电学习,为通关后的业绩成长储备专业知识;第二是开拓香港本土客源;第三是利用线上讲座等疫情时期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客户对保险的了解与关注,消除误解与顾虑。另外,她也表示一些刚入行的代理人会因局势而动摇对这份事业的态度。我自己也有几位保险业的朋友今年没有再回过香港。平日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代理人,如何实现自己收入模式的稳健“避险”,已成为眼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深圳周末远去
香港与深圳虽然都是GDP全球领先的城市,两地生活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出于饮食门类、免税购物、娱乐业态、物价水平等等原因,自然形成了大量深港跨境消费行为。例如在饮食门类上,香港国际化的城市特征和消费人群带来发展成熟的西餐与日料,而深圳的火锅、烧烤、小龙虾,在广大港漂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
对于在港的大陆群体来说,深圳有店面清新口味酸爽的酸菜鱼、喜闻乐见的重庆麻辣火锅、伴着冰粉和王老吉的大盘蒜蓉龙虾;有丰富的娱乐业态,去网红茶馆打个卡,新上映的电影刷一刷,或者卡丁车开几圈、真人CS打一打;晚上再做个推拿来个Spa,或是找家舒适的酒吧,这些都成为我和朋友们经常去深圳过周末的原因。友好的价格、丰富的选择,构成了幸福的“深圳生活”。
香港城中鸭子餐厅的精致,深圳文和友小龙虾的美味(摄影/张博洋)
然而近几个月,这样的深圳生活已经成为久违的回忆。与此同时,另一种港味儿的选择迅速地流行起来。这类方式以远足和行山为首,还有登岛扎营、看海冲浪等等。我们暂时告别了深圳的饮食烟火,转而拥抱香港自然风光的海阔天空。
香港非常注重户外郊野公园和步道系统的建设,图为香港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分布地图(图片来源/香港农渔自然护理署官网)
伴侣家人相隔
疫情期间许多朋友与家人的见面都受到影响。有朋友家住深圳却一直无法回家团聚,有朋友和伴侣分居两地工作一直没能见面,因疫情和家人深港相隔的朋友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香港和深圳的主导产业、就业环境、创业氛围、薪资待遇、本地资源等方面多有不同,个人发展环境差异明显,同时跨市往来便捷,继而带来许多深港家庭的双城生活。
疫情期间,不同人群的典型生活方式(图片来源/张博洋)
目前,香港将内地抵港需检疫隔离14日的期限,再一次地从6月7日延后一个月,两地真正恢复往来的日子依然有待观望。许多在港大陆人士,在朋友圈奔走相告港府最新措施,并表露出迟迟见不到家人和其它种种不便的失落和茫然。
居住、就业、生活、家庭,真切的个人感知往往被裹挟在冰冷的经济数据之中不被外人所知,但这却是城市中最细微的温度所在。深港间有一众跨境口岸,加上近年落成的西九龙高铁、港珠澳大桥,未来深港的共生关系会更加地融合化和常态化。深港双城生活的活动路径、生活方式、群体需求,值得外界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疫·城·生活系列」
重庆|生命何止2121
南通|来自03年经验的警觉
厦门|他们是了不起的人,而我只是在家自我禁足
厦门|当“好久不见”变成“口罩中签否”
湖州|我们不是过客
余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哈尔滨|开放小区也被封闭
武汉|留守上海的武汉人春节记
成都 | 城市生活按下暂停键
天长|小城韧性
农安|口罩购买陷“囚徒困境”
温州 | 战“疫”众生
广州|为百业“萧条”担忧
赤峰|城市需要50年左右的预言
黄山 | 乡镇 “硬核”防疫,实属无奈
太原|疫情也挡不住的城市食客
香港 | 城市的“边界”在哪里
祁东 | 乡村,作为城市韧性的注脚
阜新 | 资源枯竭型城市里的烟火气
安庆|瘟疫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
策划/崔国
编辑/崔国+潘晔
—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感兴趣的城市话题,
欢迎来信交流。
每一封信都将获得认真的对待。
email:cgcuiguo@urbanchina.com.cn
来信请附上话题名称、300字以内的解读,
并注明你拥有的素材。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购买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