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2009年夏天,“柏林空间实验室”(RaumlaborBerlin)将小城米尔海姆(Mülheim)郊区缺乏生机的城际轨道站橡树站(Eichbaum Station)改造成临时歌剧院
资料来源:https://raumlabor.net
图3 德国不莱梅的中心区过渡时间(ZZZ: ZwischenZeitZentral)小组绘制的过渡使用运作图示(作者翻译)
资料来源:SWAH. Schlafende H?user wecken!Dokumentation der ZwischenZeitZentrale Bremen (ZZZ) 2009-2012[R]. 2012: 24.
——全文——
【摘要】我国城市已迈入存量更新阶段。在土地复合利用、存量更新研究、管控城市危机等方面,过渡使用的研究可以提供新思路,开拓新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过渡使用发展和研究状态;并比照欧洲城市例举了部分上海的过渡使用案例,梳理了国内常见的过渡使用类型及其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过渡使用的概念、特征和机制:将过渡使用定义为一种空间使用方式,时间上,它发生于某处空间原初设定的使用方式向新使用转变的过渡阶段,其活动类型没有明确界定,不一定与原初或新使用方式相关,且常处于法规的模糊地带;其特征包括临时性、不稳定性、空间空置状态;其发展机制取决于过渡使用价值与被使用空间预期价值的对比。文章最后总结了中国语境下过渡使用研究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图1 建筑使用的生命周期
图2 随时间和价值成本变化,使用模式的性质变化
延伸阅读
临时利用:关于一种灵活的空间发展模式的理论与案例
冬冬看法国⑦巴黎的海滩
资讯 | 过渡性规划——巴黎大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