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规划上服务业嵌入的先天不足,造成了服务业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地摊经济”恰恰可以填充这一缺口。

文|朱延生
编辑 | 杨中旭
在“地摊经济”大讨论火遍全国之际,6月6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文章,明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文章称,城市发展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而“北京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然而,站在城市规划和市场供需的角度,由于规划上服务业嵌入的先天不足,造成了服务业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地摊经济”恰恰可以填充这一缺口。
对32岁的王丽(化名)来说,平时需要买衣服,她总喜欢拉着老公到9.1公里外的西单。因为她住的附近没有适合买衣服的地方,而在西单除了有商场,逛累了还可以买东西吃。
王丽住在北京朝阳区松榆里某小区,楼下有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马路,但路的两边,长期被停靠的车辆占住,实际上能通行的只有4条道路。路的两边分别有2条人行道。沿东南方向走,连过2个红绿灯路口,除了一家菜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店面。
“如果昆明也能找到和北京差不多的工作,我肯定愿意回家工作。和昆明相比,北京真的不适合生活。”王丽在老家昆明经常看到的是双向四车道的马路,沿街的人行道上,有许多店铺和摆地摊的人,日常想要买的东西,不用走几步路就可以买到。
和四车道“窄马路”相比,六车道“宽马路”为什么反而不便?
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每平方公里交叉路口数量只有14个,每个交叉路口之间的距离长达400米。而在巴塞罗那,每平方公里交叉路口数量有103个,每个交叉路口之间的距离长达130米,北京与巴塞罗那的交叉路口数相差高达9倍。
同等面积下,拥有越多的路口,马路的条数也会更多,相应的马路的宽度也会越窄。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更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全城面积101.9平方公里,人口近200万,却少有中国大城市里常见的堵车现象。


巴塞罗那的俯拍图。(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因为,当一辆汽车行驶在巴塞罗那的主干道上,如果遇到堵车,驾驶者可以选择其他分支继续前往目的地。而在北京,如果遇到堵车,只能干坐在车里。
马路变窄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更适合人行走。在巴塞罗那和北京这样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路人进每一家沿街商铺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相比之下,热衷于“宽马路”的中国城市,当地的居民虽然有需求,但就近消费的供给却存在巨大的缺口。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所写的《大国大城》一书中,就认为“窄马路”的设计,既发展了商业,也满足了附近人口的消费需求,人们不需要开车去远处消费。
这一点在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锣鼓巷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南锣鼓巷宽8米,全长787米。尽管受疫情常态化防控影响,南锣鼓巷对进入的人数进行了限流,但依旧没能抵挡人们购物消费的冲动。

6月7日,《财经》研究员来到南锣鼓巷,熙熙攘攘的街道两边,遍布各种吃喝玩乐的小店面,游客井然有序地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
在一处大树旁,没有任何的广告宣传和口号,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患者仅仅是在她的轮椅上放了两堆她自己写的书,不少人在她的面前驻足,翻阅、询问书的创作经历和她的故事。
“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签个名”,她请路人帮忙揭开笔帽,翻动封面,然后她再用全部身体的力量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名字和日期。
如果说“宽马路”是城市规划上的先天不足,那么或许依然可以用后天的便民设施来弥补。对每一个城市的人来说,最离不开的就是便利店。

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上海与北京每平方公里交叉路口数量,相差不多,但对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却觉得在上海的生活很便利。

北京上海的便利店数量对比。(朱延生/制图)
从地理面积上看,上海只有6340平方公里,而北京则有1.641万平方公里,北京的地理面积是上海的2倍多。然而,北京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连锁便利店仅有2613间。而同时期的上海,则达到了7594间。
从常住人口上来看,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达到2153.6万人,上海的常住人口为2428.14万人。显然,上海每万人占有的便利店数量3倍于北京。
全时曾是北京便利店市场的佼佼者,仅在北京就有400多家门店。而5月11日,北京全时发布停业通知,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24时结束经营,拥有储值卡等的会员可于21日前在直营店消费或退款。
张杰(化名)对此很有感触,在南方晚上11点可能才是夜市刚热闹起来的时刻,但在北京一般的商铺、饭店10点不到就会打烊。楼下24小时的全时便利店是他下班回家前都会去的地方。
但现在,他楼下的全时便利店已经关门了,以往能够直接在楼下买的零食、小吃,现在只能提前从网上下单购买了。
当一个城市因城市规划或便利店等生活便民设施短缺造成人民生活的不便利,“地摊”恰好可以弥补供需上的不足。
在四川成都,从3月份宣布准许“摆地摊”和“临时占道经营”以来,2个月的时间,成都一下增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占人口总量的1%。
早在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社区建设通过推行“街区制”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新建住宅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而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但城市规划是慢变量,短期很难改变不便的现状。《北京日报》指出,“保就业保民生,北京有自己的一系列招和法,关键是进一步抓细抓紧抓实,让好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市政府 就提出,2020年将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点亮北京”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扩大夜间经济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简化商业活动备案和审批流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外摆”“快闪”等新型消费形式发展。
北京的“招和法”效果如何,尚需时日检验。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