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成都、武汉住个十几年
没人能不查地图
就准确地说出公交站台的全名
——本文作者:敬月光
???
坐公交是当代城市最受欢迎、参与人数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迷宫探险游戏。
你永远不知道如果要去武汉市解放公园附近的某个社区,究竟要坐车去“解放大道解放公园”站,还是去“解放公园路解放公园”站。
一看手机地图,你才知道原来最正确的下车站点竟然是“解放公园路解放大道口”站。
武汉公交站台名字。图源:网络
不在武汉或者成都住个十几年,没人能不查地图就准确地说出站点名字。这就像是当地居民和公交线路之间的秘密约定,藏着自己人才能听懂的暗号。
可是哪怕你土生土长,一旦中途离家求学,半年后回来,都可能会发现所有的公交线路都面目全非,名字被改了个遍。找到回家的路,何其艰难。
关于公交站的迷惑命名方式,早已被网友在欲笑欲恼之间玩成了梗。
一方面,眼花缭乱的站点名字确实给乘客带来了不少麻烦,下错站,坐错车的情况时有出现;另一方面,公交集团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叫苦不迭,公交站名的定位准确性摆在第一位,部分新开发区等特殊区域没有地标式建筑,命名确实会乏味难记一些。
航拍夜晚的公交车站。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01 绕口令系列
湖南人是很浪漫的。
从小我就熟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知道秋天要去岳麓山看漫山红叶映晚霞,冬天要去清风峡里看白雪覆盖爱晚亭,多么诗情画意的长沙!
直到有一天,我在梅溪湖附近的公交站牌看到了四条疑似从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里穿越出来的路,分别是“踏雪”“赏月”“看云”“观花”。
这......也算是一种敷衍式的现代浪漫吧。毕竟在城市语境下,已经很难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风花雪月了。
但问题是,我到底要在哪一站下车啊?
长沙的公交站台。图源:水印
对于一个路痴来说,要分清“赏月路看云路口”和“看云路赏月路口”,真的太难了!甚至有网友发出灵魂质问:“这辆车该不是在原地绕圈吧?”
还有人提出:“这是紫薇和尔康看星星看月亮的地方吗?”我立刻搜了搜某度,它们倒是和紫薇尔康没多大关系。
长沙市地名委员会的专家在当地媒体报道里表示,道路如此定名是考虑到梅溪湖和岳麓山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地,该区域有山有水,风景秀美。
至于公交站的命名,也是根据主路和途经路口的规律来划分。开头提到的解放公园系列属于武汉市,也是同一命名逻辑。
但有些城市是不是太高看我们普通市民的方向感了?2014年,为了配合即将启用的南京火车站北广场,当地的公交线路也设置了新的站点名字,其中包括“南京站北广场东”“南京站北广场西”等。本地人直呼晕圈,外地人更是叫苦不迭。
江苏城市频道采访浙江乘客
无独有偶,北京也有“北京西站南广场”站。
北京西站南广场。图源:水印
别急着头晕,这是入门级别。方向感不好,我们做乘客的,自己改就是了。一个站名能有多长?最多七八个字吧,我们努力背一背不就好了。可惜,世事难料,生活永远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简单。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河南洛阳79路:滨河北路金业路口西、滨河北路黄梅路口西、滨河北路定鼎立交桥西......我已经念不顺口了。
截图自8684公交查询网
这还没完呢,十几个字的公交站名可不是洛阳的专属。当你站在武汉街头,抬头看见“知音湖大道中法友谊大桥蔡甸桥头站”和“汉口北大道轨道1号线汉口北站”时,方能体味这社会有多残酷。
武汉超长公交站名。图源:网络
我甚至怀疑,这些看似极富浪漫主义,念起来却舌头打转的词汇,都是当年在高三留堂时偷懒没有背完的那些古诗,化作了新的形态继续缠绕着我的社会之路。
02 数字克星系列
你们身边有“数字盲”吗?这类人天生对数字不敏感,而且随着年纪增长也难以好转。
我就是一个例子。即便我每天都需要买菜,仍然记不住土豆的市场价在什么范围。明明上一分钟才见过一组非常重要的数字,下一分钟就能忘个干净不说,还自动修改记忆,导致我总是不自觉地在别人面前“说谎”。这毛病,谁有谁心酸。
所以,每当我看到以数字命名的道路,内心几乎是颤抖的。喜欢在网上冲浪的朋友,想必早已见过下图了,这张图曾让我产生过短暂的“成都恐惧症”。
“成都137路”公交站台标示牌。图源:网络
这是大名鼎鼎的“成都137路”站点图,因其绝世无双的绕口程度曾多次霸榜微博热搜。
“南三环路二段中内侧站到了,下一站是南三环路二段西内侧站,请做好迷路准备。”类似的段子层出不穷。其实,成都公交以及相关部门也为此折腾了不少年。
2014年,成都针对三环路站名优化问题专门召开一个会,要求在保证方位感和指示性前提下,对公交站点进行适当简化调整,但“内侧”“外侧”保留了下来。
2019年7月,成都公交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三环路公交站名的情况说明》,委屈地表示自己道路长、道路宽、过街设施少、大型立交桥多,如此命名实属无奈。同时欢迎广大市民提建议,改名字!
所以,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现在我们去成都看到的137路是下图这样的。对比第一版,可以称得上非常简洁精准了。
当然,成都也不是唯一一个把数字和方位排列成迷宫的城市。如果你去过杭州生活或者工作,应该对东沙和下沙这两个地名不陌生,也许还坐过374路。
这趟公交一共20个站,其中13个站台名字都是数字。从一号路十六号大街口,到二十三号路十六号大街口,没点数学功底还真不敢上车。
杭州374路运行路线,图源:网络
当地开发区社发局民政办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在开发区的建设初期,采用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对各个区块进行划分,也借鉴了一些国外的做法,比如美国曼哈顿“购物天堂”第五大道。
除了成都和杭州,重庆也曾因为“马拉松式报站”广受关注,“四公里到了,下一站六公里。”不过,重庆现在已经贴心的为每一个“公里”站添加了注释。
03 一看就有故事系列
众多或复杂或平庸的公交站名中,有一类最讨人喜欢。这类站名乍一看奇形怪状,但对路痴而言却极其友好,虽然听不懂,但非常好记,出错率非常低。
你们还记得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吧?里面有句歌词是“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很多人都以为这里难道是穿越到重庆去了?并不是。
这是正经的乌鲁木齐歌词,刀郎老师也不是无中生有。你今天去乌鲁木齐,还能在途经银川路的brt2路公交上找到“八楼”这个站台。
乌鲁木齐的“八楼”站台,图源:网络
而这个“八楼”本意指的其实是有61年历史、高8层的乌鲁木齐昆仑宾馆。因为这里一度曾是新疆楼层最高、服务设施最好的宾馆,所以当地便出于自豪地给这里起了个名字,就叫“八楼”。昆仑宾馆现在还在,但内部装修已经翻新了。
一线城市里的公交线路也非常有趣,许多站台都沿用了过去的村落名字。除了北京、广州等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外,总是被打上“年轻”标签的深圳也有许多好玩的站名。比如下图。
这是“翻身”地铁站,它同样拥有类似的公交站台。图源:网络
深圳“翻身”站,名字取自公交停靠点和地铁口附近的“翻身村”。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朋友,如果运气不好或者碰上坎坷,可以来这里打个卡,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九十年前,这里还没有名字,来自中山、南海、番禺、东莞、惠阳等不同地方的人聚居于此。他们大多因为官匪严逼、欠债或是天灾人祸,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小渔村”寻找生计。到1950年,前来这里的土改工作队便取了个名字叫“翻身村”。
老人们解释道:“解放了嘛,渔民们翻身做主了,于是就叫翻身乡。”这些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们,确实在时代的浪潮涌动之中翻了身,没地的都分到了土地。
另外,比较出名的还有乌鲁木齐的“太空鸡肉”站,以及杭州的“立马回头”站。
乌鲁木齐的“迷惑”站台。图源:网络
乌鲁木齐的“太空鸡肉”站,一度令人迷惑,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幻风?
当地公交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站名指的是当地宰鸡场生产出来的鸡肉,用真空袋包装,袋子上面有太空牌鸡肉的字样,当时挺受欢迎的,超市货架上也有许多售卖品,车站名就顺其自然地取做了“太空鸡肉”。
杭州“立马回头”站台,图源:网络
杭州的“立马回头”站则拥有着两百余年的典故。据说乾隆当年南巡杭州,第一次路过这里时,对道路状况相当不满,本地官员赶紧为皇上修了一条新路。
当乾隆再次回到这里时,道路状况已经改善得非常好了,于是龙颜大悦,立马驻足,此后便流传下了“立马回头”的说法。杭州公交集团表示,这个公交站原来还有个名字叫“石莲亭”,2012年才改成“立马回头”,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回味经典。
不过,今天已经有网友为这个名字做了新的注解:春游旺季,过了立马回头,再往前的灵隐路常有堵车,这是提醒大家及时调头。
04 公交站名,怎么取才对?
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不能马虎了事。为公交站、地铁站取名字,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出主意。究其本质,站点名字的功能性要排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让本地人听得懂,让外地人不迷路。
上文提到的许多公交站名,有做得非常优秀的案例,比如成都137路公交车,花了几年时间的讨论来调整、修正,把复杂的道路情况一一捋顺,并且开诚布公地与网友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踊跃为三环路沿途站点起名字。而“八楼”“立马回头”等,也在地标意义之上增添了更多趣味性,给原本枯燥的乘车过程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
公交车停靠站台。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但是,长沙梅溪湖的风花雪月系列,以及杭州下沙的数字迷宫系列,则争议颇多。虽然,当地有关部门都积极出面解释缘由,但依然没有解决乘客易迷路的困扰。无论背后的故事是“浪漫”还是“理性”,大家想要的只是“简明”而已。
眼花缭乱的“烧脑”站名,在网络曝光之前,许多城市都没有完善的运行反馈机制,导致问题越积越厚,后续再改名的难度也不断攀升。
也许随着年复一年的“吐槽”,网友渐渐接受了这些“奇葩烧脑”设定。但城市管理者们应该明白的是,“吐槽”的平息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如果后续还有给市民造成困扰的可能,就应当通过打造更容易记住的地标,或者邀请市民取名等诸多方法,继续改善。
注:本文分享自“市井望远镜”微信号,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