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一周热点(6.28~7.4)重磅来袭!
从“时事热点”到名家“观点理论”,
拓展视野,学会应用!让您掌握城市化最新动态!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内容解读:历时五年出版的《城乡规划学名词》是我国第一次独立出版城乡规划学的科学技术名词,是城乡规划行业的一项基础性公益工作。此次预公布的《城乡规划学名词》是我国第一次独立出版城乡规划学的科学技术名词,共7章1462条词目,系统地展示了城乡规划学的基本名词,涵盖:城乡规划总述、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城乡规划与设计等。
来源:城市进化论
内容解读:自3月以来,新基建被国家层面多次提及。近期已有包括上海、广州、北京、宁波、重庆、福州六座城市发布相关建设行动方案,从时间跨度来看,规划时间基本都是三年,从今年到2022年。各城市对新基建的建设要求各有不同,但不管起点高低,各个城市都希望以此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
林毅夫建言成渝双城经济圈:在新形势下启动“新三线建设”
来源: 清华城镇化智库
内容解读:今年初,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来认识和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建言成渝地区要共同争取把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纳入国家规划。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启动“新三线建设”、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内容解读: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防疫战斗的过程中,最低成本的防疫战场是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疫情发病率低、死亡率更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打工人口有家可回、有村可回、有故乡可回,这才是大疫止于村野的基础。虽然,这个基本经验很少被海外政治家和媒体关注,但这是中国的最重要的防疫经验。
南京园博园 | 打造顶级山地花园群之生态修复理念的相关实践
来源: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内容解读:南京园博园选址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旅游度假区内,旨在打造世界级的山地花园群。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与侧重点,本次设计综合采取保育山林、丰富林相、微创修复、融景功能等手段,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涵养场地自然植被,重塑缓冲植被空间,还原野趣栖息生境,期望将目前开发过度的环境全面恢复成稳定丰富的生态系统和都市地景。
基于TOPSIS模型的凉山州空间贫困特征及障碍因素分析
来源: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World
内容解读:本文从自然、社会、经济3个方面构建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GIS方法,分析凉山州的空间贫困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凉山州各县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凉山州的贫困区域分为三类,而障碍度因子则包括:海拔高程、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村卫生室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及农民纯收入6个指标。
从“撤村并居”到“因户施策”:破解乡村土地问题的规划思路
来源:中规院村镇所
内容解读:近期山东省大规模的撤村并居引发学术界和政界的广泛讨论。乡村腾退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益效率是大势所趋,而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以农民意愿为前提,实现村庄布局优化与用地效率提升。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回归 “以人为本”的基本出发点,变 “撤村并居”为“因户施策”,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基础上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并推动乡村振兴。
【微改造】微改造如何推?“自主联合更新”提供新思路!
来源:
内容解读: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片区产权复杂,且容积率或高度控制,开发商进入进行改造的动力不足。若希望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指导下,达到改善民生,活化旧城社区的旧城改造结果,则需要制度上的创新,甚至政府在其中职能及角色的转变。因此本文提出“自主联合更新”模式,并对相应的建筑改造模式、推动机制、相关体制突破进行了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747262678@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
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