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公共交通在我们的社会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应完全被私人交通所取代。请记住,许多在那些尚未被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关键岗位从业者,仍非常依赖公共交通服务。
仅以客运量为考量削减公交服务,将不成比例地影响关键岗位的从业者(https://www.wired.com/story/transit-cuts-hurt-workers-who-need-most/),并对他们所服务的社区产生连锁反应。特别是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除了通勤需求之外,还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获得基本服务和公共资源。
这或许是中国主要城市在非典期间没有完全削减公交服务的原因之一(尽管武汉在新冠疫情期间出于必要选择消减公交服务,后来也因为没有为患者和卫生工作者提供足够的出行选择而受到批评,https://www.nytimes.com/2020/01/30/world/asia/china-coronavirus-epidemic.html)。不以公交客运量水准同等减少公交服务供应有两个实际好处:
1. 公共交通不像平时那样拥挤,乘客和司机可以保持社交距离。实际上,非典期间的北京的公交载客量一度下降了70%,但公共服务供给量只减少了30%(http://news.sina.com.cn/c/2003-05-20/1827138932s.shtml),这有效地减少了约50%的公交车拥挤。
2. 维持合理的服务频率,公共交通与自驾相比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仍然是一种可行的出行方式。尤其是对于没有车的人来说,在乘坐公交时戴口罩要比买车便宜得多,前提是公交仍然能像承诺的那样把我们送到目的地。
幸运的是,美国公共交通机构吸取了这个经验,包括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匹兹堡在内的许多地方,以及更多地方开始提供根据实际出行数据和人口分布调整服务,既保障实现安全的乘车距离,也确保公交服务能够提供给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