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建筑密集、场地狭仄,应积极利用建筑立面、建筑屋顶、晒台挑廊等形成多样化的立体绿化种植:(1)可在建筑立面上悬挂绿化盆栽,在建筑窗下墙体安置立体种植箱、种植挂袋等,或在建筑的台基、阶沿上摆放植物盆景。
(2)鼓励种植可依附建筑生长的本地爬墙植物、垂挂植物。如藤本蔷薇、紫藤、凌霄、爬山虎、常春藤等。

▲ 狭窄的沿河空间鼓励摆放盆栽。盆栽植物除观赏花卉外,还可种植小葱、辣椒、小白菜等。

▲ 盆栽器皿可选用破旧面盆、瓦缸、泡菜坛,或石槽、石臼、石井圈等乡间遗弃旧物,但不宜用不可降解泡沫盒。
图3. 导则示例——狭窄的沿河空间绿化

▲ 鼓励沿岸种植垂挂水面的常绿藤本植物。

▲ 或可种植本地常见时令农作物,如油菜花、蚕豆、小青菜等。
图4. 导则示例——较宽的沿河空间绿化

▲ 不宜用大片低矮绿化侵占地面空间,可在场地周边的建筑或墙体前后种植极窄的一层贴墙绿化。

▲ 鼓励在贴近建筑墙根的狭长地带种植翠竹、芭蕉,或草本花卉与高矮灌木搭配种植。
图5. 导则示例——古镇局部开敞空间绿化

▲ 街角空间最能突出体现浦东乡土特色,不应按照常规城市园林绿化方式种植。

▲ 可鼓励邻近住户种植小片菜地、搭瓜豆架子、用竹扎矮篱围护等,也可适当撒种本地常见的闲花野草。
图6. 导则示例——街角闲碎空间绿化

▲ 狭仄区域不宜用砖石砌筑花坛,鼓励使用竹木篱笆作分隔,也可直接将常绿灌木用竹片绑结为生态绿篱。

▲ 根据公共开放程度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篱笆高度和密度,达到视线或通透、或屏障的效果。
图7. 导则示例——花坛、篱笆做法

▲ 积极利用建筑墙面、阶沿、建筑屋顶、晒台挑廊等位置布置多样化的立体绿植,鼓励爬墙植物、垂挂植物。
图8. 导则示例——“建筑+绿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