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包括海洋、陆地及陆地上的高原、山地、城市等。城市下垫面指由于城市建设自然地地表环境发生的材质和地表类型边界的改变。②“五岛”效应:城市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③伯努利定律: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该定律可简单概括为:在一个流体系统,如气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小。
参考文献:
[1]https://www.sohu.com/a/367456863_260616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98-102.
[3]张京祥.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风潮的再思考[J].规划师,2010,26(5):5-8.
[4]《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Z].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2 月,发改气候[2016]245 号.3.
[5]《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15-2020 年) 》[Z].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2012 年12 月,建城[2016]284号.12.
[6]唐春,张巍.利于城市通风的绿地廊道设计探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302-309.
[7]李鹃,余庄.基于气候调节的城市通风道探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991-997.
[8]朱亚斓,余莉莉,丁绍刚.城市通风道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运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8(1):46-49.
[9]冯娴慧.城市的风环境效应与通风改善的规划途径分析[J].风景园林,2014(5):96-102.
[10]赵红斌,刘晖.盆地城市通风廊道营建方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4(11):32-35.
[11]周雪帆,陈宏,管毓刚.城市通风道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 30(06):13-18.
[12]翁清鹏,张慧,包洪新,刘久根,吴豪.南京市通风廊道研究[J].科学技术与程,2015,15(11):89-94.
[13]詹庆明,欧阳婉璐,金志诚,章莉. 基于RS和GIS的城市通风潜力研究与规划指引[J].规划师,2015(11):95-99.
[14]梁颢严,李晓晖,肖荣波.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与控制方法研究——以《广州市白云新城北部延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4(5):92-96.
[15]李军,荣颖.武汉市城市风道构建及其设计控制引导[J].规划师,2014(8):115-120.
[16]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hj/252281.html
[17]http://news.ifeng.com/a/20140522/40417523_0.shtml
[18]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6/0323/11077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