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镇深入挖掘以红色革命文化为特色的古镇旅游资源,提出打造以“红色梁弄、山水古镇”为核心、以建设“会议教育培训中心、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宜居宜游风情小镇”为支撑的“浙东红色智慧小镇”发展定位,逐步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导向、以灯具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梁弄位于宁波余姚南部,地处浙东四明山麓,四面环山,湖泊居中,风景秀丽。抗日战争时期,梁弄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素有“浙东延安”之美誉。
梁弄镇以“红色梁弄、山水古镇”为核心、以建设“会议教育培训中心、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宜居宜游风情小镇”为支撑的“浙东红色智慧小镇”发展定位,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导向、以灯具制造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镇域面积94.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2016年,镇域常住人口3.40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51.6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7万元。
梁弄镇按照“强一产、优二产、兴三产”的发展思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以红色旅游为主打特色产业,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完成了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和提升,形成了以横坎头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集群。2016年全镇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拓展旅游发展内涵,积极培育会议培训产业。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利用红色旅游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致富,使小城镇成为“四季可游”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每年观光农业旅游收入超过7000万元,现代特色农业成为推动老区群众增收的新支柱。
工业经济奠定基石。以灯具制造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为梁弄镇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经济结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土地利用情况:梁弄镇严格管理土地使用情况,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及总体形势,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项目建设情况:梁弄镇完成14个行政村村庄整治提升,农村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保护四明湖水源,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污水收集工程,污水管网覆盖全镇82%的行政村。
主要成效:城镇形象逐步提升,城镇商业格局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完善。通过产业集聚、内聚外迁,中心镇人口快速集聚,集镇面积不断扩大。生态人居环境逐步优化,森林覆盖率已达72%。加快推进全域“美丽家园”创建,全镇17个行政村全部创建成为余姚市美丽村庄。
传统文化保护:梁弄镇按照“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理念,始终把传统文化保护纳入全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邀请相关研究机构等专家团队实地调研,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并且将文物保护与地方发展和群众意愿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人文旅游形成促进文物保护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文化传承:依托传统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举办“火红梁弄”群众文化节,打造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弄大糕”一条街,开展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合作峰会、“走红色之路,做红色传人”主题活动、“走进四明山,做一天小战士”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传承了地方传统文化,出版发行了《梁弄古镇》、《红色记忆》、《梁弄流韵》等地方乡土文化书籍。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梁朱线拓宽改造、集镇主要道路改造提升等路网工程;每年安排十项民生实事工程用于改善群众生活;完成了电网改造、城乡自来水改造、梁弄消防站建设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实施了集镇农贸市场改造、校园基础设施提升、卫生院改造提升、文化广场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实事工程。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公共设施建设,镇消防站、镇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集镇主要道路街区绿化景观提升;加快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施了镇中心幼儿园综合教学楼建设、镇中宿舍楼改造等义务教育段学校改扩建工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推广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完成梁弄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深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实现全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规划建设管理创新:出台《梁弄镇政府实事工程实施办法》,按照先广泛征求意见,后民主协商,再会议决定的程序,每年票决确定民生实事工程;创新项目招投标机制,实施工程项目双预审制度。
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完成了政府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编制和网上公示;建立集“平安建设、综治维稳、社会管理、法制宣传”四位一体的“4+N”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式受理”的运作机制。
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在集镇经济发展中采取政企合作,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项目采用了PPP模式,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实行统一管理,实施统一调配,形成“一把扫帚扫全镇”的保洁模式,实现了保洁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
省、市、县支持政策:通过领导联系、部门驻点、企业结对等形式,对梁弄开展全方位的帮扶;宁波、余姚两级政府专门出台扶持政策,通过建设生态补偿机制、转移支付机制、中心镇奖励机制等途径,帮助梁弄建设民生实事工程,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
梁弄镇将按照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的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来梁弄考察时提出的指示精神,按照宁波市委“弘扬四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实施“浙东延安”山水古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梁弄作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
充分利用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资源优势,强化红色旅游与教育培训产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特色镇建设,将梁弄打造成为集“红色文化重镇、山水风情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富民乐居福镇、蓝色智慧强镇”等五镇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特色小城镇。
1、加快红色基因向红色文化转变:实施浙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红色记忆体验中心、浙东红村根据地实景改造提升工程、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修缮和周边改造。
2、加快文化古镇向古镇文化转变:实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提升工程、唐诗之路诗词文化展示工程、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
3、加快青山绿水向好山好水转变:实施镇北滨水生态湿地公园、四明湖湖滨公园、狮子山休闲公园、环四明湖集污排污五期工程。
4、加快散状景点向全域景区转变:实施四明山旅游集散中心新建工程、山水绿活四明山时光小镇、四明湖水利风景区、东岗山森林公园、四明湖哲学小镇、梁弄民宿特色村开发项目、现代农业观光园产业配套工程、智慧旅游系统建设。
5、加快传统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变:实施机器人大道拓宽改造及周边设施提升工程、四明湖开元山庄二期工程、健峰培训城二期、梁弄灯具展示主题公园、湖东创意产业园。
6、加快基本保障向优质共享转变:实施梁弄镇省县道西连接线工程、横蔡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湖东片区旅游公路改造提升、四明山区域市级医院建设工程、四明山区域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四明山区域商业中心建设等项目建设。
依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致力于与建设领域的实践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分享,促进相关学术交流。行业优秀期刊《小城镇建设》是学委会的会刊。优秀案例和信息分享请发邮件:town@plannin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