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国内公园规划设计的弊病
分类
(编号:4)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4-14 13:55:5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提起这个话题有点泪汗齐奔的感觉,因为在我做地产的十几年中,也常常接触开发商或者景观公司跟政府合作规划设计公园,也经常鉴赏国外的优秀规划设计作品,结果发现简直天壤之别: 首先,国内的公园都是政府发包,定向工程公司承包,因为政府的合同都是分3-5年拨付工程款,所以行业内的规矩都是,头一年回本,后面2-4年都是利润了。如果财政钱不够,就给块地抵账,大体这种思路。所以一个工程实际投入成本是标的的20%-30%,规划质量和工程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设计院和设计思路,根本也不重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就是“多绿化显得好看,做几个标志性的广场、雕塑什么的”根本不重视地方文化的导入和原创性,给的设计费也是捉襟见肘,结果造成设计院只好从原来的设计稿中拷贝+简单改改,有的设计稿都是n年前的了,陈旧成多可想而知。 再次,施工能力非常有限,基本都是以成品思路来做设计。因为有的独特造型的东西得定制,定制成本就很高,所以大体思路就是现在有什么成品就用什么成品。结果造成全国很多地方的公园基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效果。我经常去各地出差,发现很多设计都是千篇一律,例如:
a、大家都会种很多的树,种植面积很大种的很密,当然这是施工最见效果的手段,同时树也是成本最好控制的部分。而这种满满是树的公园其实互动性很差,而国外经常是大面积的坡地草坪。说起坡地草坪,有一次在我苦口婆心的说服下,工程公司终于同意搞一个坡地,结果搞出来是个45度的坡地,我当场醉倒,这么陡快要赶上悬崖了好不好?问了一下说是因为两岸的高差太多,45度最省钱…… b、有一些节点雕塑我经常见到,比如:风帆、抽象造型、欧式的三叠水……不管哪里的公园都用这些雕塑。还有桥、廊,基本都是成品植入,造成逛各地公园恍惚间似曾相识。
c、最受不了的就是哪哪都有个亭子……简直是劣质审美的代表,什么破亭子啊,中式不纯正,现代又不时尚的,简直是个耻辱。
d、各种劣质的铺砖,水泥砖啦、草坪砖啦、劣质石材砖啦,结果刚做出来效果还好,没多久,裂的裂碎的碎,当然也跟地基本身铺的不好有关系,简直是劣质工程的代表作。
然后、施工队伍拿到图纸根本不按图施工,房地产施工是有监管的,景观施工的监管根本很松散,因为树啦草啦,树的种类、年份、植物的尺寸、种植方法等等差别太大,可能监管也比较难,都是地方园林局简单的看看,结果施工队伍的思路就是能省就省。本来是种成年树,种小树苗,本来是名贵树种,从山上移植当地普通树种,本来是多个层次,结果省略掉1、2个层次……本来规划就很一般,加上打折施工,最后出来的竟然跟马路上的景观差不多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