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撰稿 | 规划四所 刘洁贞 曾艺元 李颖审核 | 规划四所 刘洁贞
编辑 | 总工程师室 曾宇娟
全文共10288字,阅读大约需要26分钟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创新成为湾区城市发展重点,着力打造创新空间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措施。本文面向湾区中微观创新空间,总结其空间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提出设计策略,依托佛山三龙湾创新基础和区域资源,在城市设计中提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和建筑组团指引,促进创新活动的聚集和创新发生的可能,为湾区中微观创新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空间、城市设计
城市创新空间作为集聚创新产业活动的空间场所,是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国外较早开始进行城市创新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通过特定的规划建设方式来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创新能力和经济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城市创新、加速转型发展。在创新时代中,通过“知识经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着力打造城市创新空间。宏观上表现为整合城市及区域内优质资源,建立协调发展、利益平衡的创新机制;微观上则强调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塑造更加吸引创新人才、适合创新活动的空间。
2.2 逐步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所需的空间网络
类型
核心功能
衍生功能
支撑功能
知识创新
基础研究
成果转化、创业孵化
居住社区、生活服务、第三空间
技术创新
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生产性服务
服务创新
科技交流服务、产品推广服务
文化创意
-END-
近期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