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匠学社”系列文章推荐
国匠城,投稿邮箱 admin@caup.net
国匠学社01:没有墙,对我们更重要
国匠学社02:综合体城市主义
国匠学社03:互联网地图数据的创新应用
国匠学社04:在日本扫街后的街道营造启示
国匠学社05:即将到来的虚拟现实
国匠学社06:城市竞争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国匠学社07:博士论文是件奢侈品,不拿出来嘚瑟一下怎么能对得起自己
微信公众号:密斯特Van

题图绘制:小美
2016年3月的某天,距离我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已有将近两个月,我到工作室晃荡,遇到一位可爱的师弟。寒暄几句后,师弟问我:是否能用一个词概括你对读博的感受?面对师弟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一时间百感交集,我红着脸深情地看着他,咽了口口水,却没能回答他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我,很多天。直到一个词跳到我眼前:奢侈。对的,就是这个词,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词比它更合适的了。奢侈的意思是过度挥霍和享受。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它的一般特点是手工打造,生产量小;把关严格,品质精良;代价不菲,非生活必需;一旦拥有显档次,不去嘚瑟不甘心。由此说来读博绝对是个奢侈的过程,而博士学位和论文则是件奢侈品。
想想我的学业过程,读博六年,三年闭关,三年高考也不过五年模拟,我则从看着我娃出生到送她上了小学。在接触城市规划十多年后,我的论文研究方向选了农村土地问题,在阅读大量地理学、法学方面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学研究的调查方式结合经济学理论讨论一个政策学问题,期间还一直被一些伦理学、哲学概念所困扰。对我来说,论文过程中需要从头学习的知识宛若一片浩瀚的海洋。大概有五年时间,我在知识的海洋中一天到晚的游,常常找不到一块落脚的石头。由于技术不好常被呛到,还游了不少冤枉路。当我进入论文写作,发现自己已经病魔缠身:我患上了严重的论文拖延症,并发对无关紧要事情的强迫完成症。我与病魔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直到论文完成的最后一刻。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开始感觉自己情绪低落,精力不济,思维迟钝,自我怀疑:我怀疑自己离专业越来越远,我怀疑所做研究深度不足,我尤其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好在我及时学习了一些精神病常识,知道是自己太多虑了。抑郁症岂是你想得,想得就能得?我看有一种叫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倒是更适合描述我的病情……
于是带着无尽的忧伤和广泛的焦虑,我进入到最终的论文答辩程序。由于前夜基本未眠,我在答辩时感觉魂不附体,词不达意。当有答辩委员问我有没有信心参评优秀博士论文,我差点告诉他我的信心已经崩溃,don't cry for me,CAUP。
当然,答辩评审的结果是:
顺利通过,建议推优。
感谢各位答辩委员和敬爱的导师,
感谢王母娘娘还有上帝。
当答辩结束,终于能够稍微放松下心情,我走到室外,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外面北风萧瑟,正是寒冬。
让人又禁不住忧伤和焦虑。
(如果我的导师能看到这里,我想他一定会轻叩桌面,严肃地对我说:讲重点!那么,重点是……)
真的博士,敢于直面惨淡的行业,敢于正视凛冽的冬天,因为他们有知识和信念作为装备。答辩过去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也从低落中渐渐恢复过来,走向希望的田野。重新翻开曾让我无数次纠结的论文,虽仍不敢说有多少惊人发现或重大理论突破,虽然它还有很多瑕疵并不够完美,但它通过点点滴滴的汇集能够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政府、政策和政策下的人们,从而能对城市规划学科有更多的反思。我想,这应该是它最大的价值。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了感谢和纪念这段经历, 为了分享我的收获认识自己的不足,为了能与大家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
重点是,你好容易打磨好一件奢侈品,不拿出来嘚瑟一下,怎么能够对得起自己?!
“密斯特Van”联系方式:微博:@密斯特Van;邮箱:fanbaojun@163.com
封面配图:国匠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