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年代正是通信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也是工作生活习惯不断发生变革的时代。通讯工具从固定电话到BB 机,再到移动电话;工作从坐办公室守电话,开始出去挂BB机找公用电话,再到随身带手机,工作地点可以不再局限于固定办公室。
互联网出现,社交、图文传输变得容易,电子商务开始发展,购物习惯发生改变,由去商场采购变成等快递上门,出行由集聚商场变为分散在家。5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视频、虚拟现实场景的通信变得容易,坐在办公室一起上班,坐在会议室一起开会,将逐渐被随时随地的虚拟办公室和虚拟会议室所取代。上班可以就近,购物可以在家。这是通信技术促使人的活动由集聚走向分散,走向近距离。正如“数据多跑路,人则少跑路”。
这些变化对交通的影响最为明显,集中的长时间通勤交通将会减少,单位集中办公将被住所附近的分散办公所替代,分散各地的人可以在同一个虚拟会场举行会议。工厂一线生产员工将被机器人替代,未来工人只是远程操作员,可以就近上班,大量的长距离长时间上下班通勤将消失。未来通勤交通将是以短距离短时间为主,今天习以为常的通勤高峰将被撸平。
出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短距离的慢行交通成为通勤主流,人们又回归到前店后居的传统模式。更多的长距离出行会出现在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会亲访友、就医出行等满足人们接触自然、社会交往和特殊情况的弹性出行。大量集约公交化出行将被个体化公交出行所替代,人们可以随时地招换无人客车,因无司机成本,这类响应式共享客车费用低廉,乘车方便,以至于拥有一辆私家车会感到多余。
整个交通系统将是一个智能系统,道路上每辆车的行驶和停泊都是在系统的精准掌控之中,能够对每一次客运出行实现准点出发,准点到到达,就像我们今天乘坐地铁一样精准运行,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出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未来选择出行方式更多地是为健康着想,体力型慢行方式能消耗更多的卡路里而受到欢迎。物流配送就像我们今天的水电气一样,需要时能够将物品准点送达家门囗。这些都是当前己经开始展露端倪,并且发展迅速,我们规划做好准备了吗?
目前规划理念提倡的复合用地布局、窄路密网、慢行交通、共享交通和无人汽车等,应该都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但是,让人感到前途未卜的则是大运量轨道交通,因为大量长距离出行减少了,也许未来需要改造成为一种个体化的无人轨道交通,也就是说,人们只需要一次上车和下车,中间不用任何换乘就能到达目的地。
通信技术还在飞速发展,4G 正在改变我们的购物和社交行为,5G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行为和其他行为?后面还有6G、7G……,规划需要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