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 至 2020年1月13日。
导 读
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信息化监管平台,旨在严格耕地保护监督,确保占补平衡相关信息真实可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依托旅游资源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将文化产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有效保障文化产业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草案送审稿的起草说明指出,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当前在发展中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结构亟待调整优化、文化企业发展存在困难等难题,需要通过立法从法律层面加以解决。对此,草案送审稿从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等3个关键环节发力,在人才、科技、金融财税等方面予以扶持保障。
在创作生产方面,草案送审稿明确,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等7类优秀作品。国家鼓励和支持综合运用文化表达方式进行创作,支持多种文化艺术题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的探索和创新。国家鼓励和扶持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培养和扶持优秀网络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评论人才。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领域人民团体充分发挥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等职能,依法维护创作人员权益。
在文化企业保障方面,草案送审稿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企业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基金投资模式,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国家依据税法规定实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文化市场的发展,草案送审稿强调了“诚信经营”原则,明确国家建立文化市场诚信体系,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从事文化产业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不得从事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虚构市场评价信息,不得在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欺骗消费者或过度炒作,扰乱文化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创作生产
第三章 文化企业
第四章 文化市场
第五章 人才保障
第六章 科技支撑
第七章 金融财税扶持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文章转自:绿维文旅
商务合作:18515058855(微信)
邮箱联系:@163.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