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九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名单,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张鹏举当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行业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作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最高荣誉称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对提高我国工程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鹏举
博士,教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土木建筑力学学部部长,同时任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院院长,兼任内蒙古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内蒙古“杰出人才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等荣誉称号。长期扎根于内蒙古地域,坚持研究与实践并举,将专业技巧融汇于自省与内敛的态度中,其作品不跟风、不造作、不露声色地呈现一种自然生成后的平实之相,曾获得包括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奖在内的众多奖项。2020年1月,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平实的建造需要平实的态度,平实的态度来自平实的内心。鹏举的作品在当下浮躁的炫技的建筑氛围中显得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他在内蒙的大地上默默耕耘的那平实而坚韧的实力。他往往话语不多,却于舒缓的语调中淡淡地道出常人之所未见。与他接触久了,知道他是一个惯于沉思,拒绝放言宏论的人,就像他的建筑作品,平实、质朴,却又能瞥见耐人寻味处。从1985年至今 ,张鹏举一直从事建筑创作,作品甚丰。近年,他主持设计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盛乐博物馆、沙漠科学馆、罕山生态馆、乌海青少年创意活动中心、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楼、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研究中心等多项建筑,在业界获到普遍好评。设计于2010年的恩格贝沙漠科学馆,处于库不齐沙漠边缘一处有自然坡度的基地上。为了不破坏辽阔广漠的水平向地景特征,设计打散体量、分解功能单元,铺陈并部分埋入在基地之中,远远看去,似一组散落又簇拥的黄土泥墙的村庄,嵌入大青山为背景的坡上。整体设计没有丝毫扩张的语言,却散发一种深刻的在地场力。
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入口处

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局部
设计于200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是由原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机械厂铸造车间改造而成。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空间特征,赋予每个适宜的新功能,保留所有能令人联想和唤起工厂意向的特征要素,利用了所有的废弃材料,不同于当下许多改造项目中炫技的表现,目力所及都是普通的材料、朴素的构造做法,而功力所向却在空间的经营上,于平实中透出真诚的品质,目前它已是呼和浩特市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 南侧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 从三楼看中庭北侧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楼改造完成之后,2010年,张鹏举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办公楼——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楼。面对社区的十字路口,他的策略是在宝贵的商业黄金位置上退出一个边院,院中设吊桥,结合潺潺的水流、高大挺秀的树木以及下沉的庭院,营造静谧的场所感,地面、墙面随处可见的混凝土材质,这些朴实、自然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在表面留下属于记忆的独特韵味。这个庭院对社区居民开放,也是年轻人婚纱摄影的喜选之地。

内蒙古工大设计楼 入口局部

内蒙古工大设计楼 内院局部
刚刚建成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雕塑艺术工程研究中心,坐落在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一块梯形地段上,设计用一条斜向贯穿的轴线平实地开启了空间形态的所有操作。这条轴线将各雕塑车间串联,它使得形体在斜轴中心处自然搭起共同的屋脊,在内部营则造出带有仪式感的纵深高大空间。光是这一空间的重要精神元素,加上室内外浑然一体的自然材质,让空间产生一种具有特定性格的感染力,必将成为成就艺术大师的精神家园。

内蒙古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雕塑艺术工程研究中心 南侧入口

内蒙古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雕塑艺术工程研究中心 室内局部
纵览张鹏举的作品,不同的类型虽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无论是空间性表现较强的内蒙古工大设计楼,还是时间性表现较强的内蒙古工大建筑馆,都通过质朴、平实的建造方式,透过有形的物理形态传达特定的精神品相,并在诚实地解决各自问题的过程中清楚的体现出设计者对待建筑的真诚态度。
大师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来自对待建筑设计清晰的价值观和不放弃、不敷衍的全情投入。
文章转自:内蒙古设计师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