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1:5万测图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
获取影像超过301万景,全球累计有效覆盖超过7900万平方千米;
已向国内外2200余家用户累计提供影像数据200余万景,累计覆盖面积超过8亿平方千米;
按国际同类卫星数据价格计算,已为国家节省经费上百亿元。
自2012年1月9日发射升空以来,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已在轨安全运行8年,超过了5年寿命的预期目标。记者从1月9日下午召开的资源三号卫星在轨运行八周年总结研讨会获悉,截至2019年12月31日,资源三号卫星共获取影像301万景,全球累计有效覆盖超过7900万平方千米;卫星轨道姿态测量系统稳定,影像内部精度与辐射精度保持稳定,应用系统生产的数据全部满足1:5万测图精度要求;卫星数据产品生产已全面实现业务化、自动化;按国际同类卫星数据价格计算,已为国家节省经费上百亿元。
资源三号卫星在星地一体化论证方针的指导下,突破了从指标设计到立体测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我国1:5万卫星测绘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1:5万测图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使我国一举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
8年来,资源三号卫星持续运行、高效服务,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已向国内外2200余家用户累计提供影像数据200余万景,累计覆盖面积超过8亿平方千米,推动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在17个国家落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8年来,资源三号卫星应用成效显著。
一是持续加强自然资源主体业务规模化应用,保障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年度更新应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累计更新面积近6000万平方千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维护使用资源三号立体影像约4600万平方千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累计使用资源三号卫星数据846万平方千米。
二是积极开展专项监测,支撑国家重大改革任务实施。开展了全国钢铁去产能实施效果遥感监测,完成长江经济带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卫星遥感监测,开展了安徽扬子鳄、湖北神农架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等。
三是及时响应灾害应急监测,资源三号卫星为雅安地震、舟曲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金沙江堰塞湖、老挝水灾和森林火灾等国内外近百个灾害突发事件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应急保障。
四是大力开展省级卫星应用推广,推进卫星数据在江苏省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舟山群岛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山东省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等特色应用,支撑地方自然资源管理。
五是积极开展行业应用推广,开展了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导航地图路网更新、农用地膜白色污染防治遥感监测、全国林地保护利用变更调查、国家环境监测网生态遥感调查、自然资源公益诉讼调查取证等应用。
此外,卫星影像数据和产品分发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于2016年5月29日全面开通,经过近5年的建设与拓展,可实现云环境下卫星影像全天候、全自动、“T+1”天、“7×24”小时持续推送和数据分发,为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多用户、大范围、高频次的在线分发服务提供了业务化、自动化和工程化的平台保障。现已形成由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节点、部属单位节点、省级卫星中心节点、市县级节点、行业节点和国际节点构成的“1+31+M+N”的立体分发服务网络。
据悉,目前资源三号卫星在轨工作正常,运行状态稳定,预计还将超期服役数年,在诸多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资源三号03卫星已立项,计划于今年发射,资源三号04星和高分七号业务星计划于今年立项,“十四五”期间发射。同时,针对资源三号系列卫星后续发展的研讨论证工作已启动。我国将逐步构建1:5万~1:1万比例尺光学立体测绘卫星星座,为高精度资源测绘遥感提供长期、稳定、连续的自主卫星数据源,大幅提升卫星遥感业务保障水平。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
记者:王少勇
编辑:吴琼
审核:兰圣伟
自然资源报 自然都需要
《中国自然资源报》 (含智能手机原版阅读)请直接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2。
订阅《自然资源通讯》《中国土地》《中国不动产》杂志请直接汇款到报社,并将订阅回执连同汇款凭证复印件传真或发至邮箱 。
传真:010-68047681
邮箱:bkfx68047628@163.com
不明事宜请与报刊经营部联系
联系电话:010-68047627 010-68047643 010-68019465
快来订阅吧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