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重心向东北和西北转移,平原地区优质耕地“非农化”,是一种逆种植业自然资源优势的变化,必须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来解决这种“市场失灵”:在宏观地理尺度上尽可能保护好湿热气候区的耕地;在中观地貌尺度上尽可能保护好平原坝区的耕地;在微观田块尺度上尽可能保护有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良好的耕地。
宏观地理尺度,
保护好湿热气候区的耕地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之一”。光、温、水是决定耕地生产潜力的3个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温度对一个地区的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十分重要,任何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如水稻生长成熟需要2500℃~3200℃的≥10℃活动积温,玉米生长成熟需要2200℃~3000℃的≥10℃活动积温;而冬小麦生长成熟需要1700℃左右的≥10℃活动积温,谷子只需要2000℃左右的≥10℃活动积温就能够成熟。
中观地貌尺度,
保护好平原坝区的耕地
在关中平原,小麦不用灌溉一般也可正常生长。当地老百姓常说:“秋后一场雨,收了。”原因何在?
微观田块尺度,
保护有良好基础设施的耕地
灌溉和排水系统,是劳动人民将长期劳动投入固化在耕地上的基础设施,也是高产稳产的保障。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
作者:张凤荣
编辑:李严
审核:赵建东
自然资源报 自然都需要
《中国自然资源报》 (含智能手机原版阅读)请直接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2。
订阅《自然资源通讯》《中国土地》《中国不动产》杂志请直接汇款到报社,并将订阅回执连同汇款凭证复印件传真或发至邮箱 。
传真:010-68047681
邮箱:bkfx68047628@163.com
不明事宜请与报刊经营部联系
联系电话:010-68047627 010-68047643 010-68019465
快来订阅吧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