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五年:阿勒颇古城文化遗产现状
来源: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65826
阿勒颇古城为2013 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濒危遗产名录》的6处叙利亚遗产地之一。多年的武装冲突对阿勒颇古城世界遗产地造成严重破坏——超过10%的阿勒颇历史建筑已被摧毁,逾半数已评估建筑受到了中等乃至严重程度的损害。
该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 联合出版。全书长达143页,述及518处建筑的评估报告,包括阿勒颇古城堡(Citadel) 和大清真寺(Omayyad Mosque),其中最知名建筑的历史可远溯至公元前2世纪。
由于安全局势困难和出入城市受到限制,UNESCO文化遗产专家与UNITAR图像分析人员以及相关历史学家、建筑师与考古学家共同开展密切合作,主要依靠卫星图像及相关的三维文件,采用科学方法,具体分析了2016年12月武装冲突后阿勒颇文化遗产的破坏规模。研究人员共计评估了1400多个地块,记录了近1000个单独的破坏点,最终构建了位于世界遗产地及国家博物馆内的518个地籍建筑的详细损坏清单,包括:56处被摧毁、82处严重破坏、270处中等破坏、20处可能损坏、8处无明显损坏。
通过卫星图像观察到的损害可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空袭、轰炸、地下炸弹、炮击、火灾、街头战斗和某些地点可能发生的抢劫。能通过卫星图像观察确定的损坏范围从建筑物屋顶上可见的碎片,到屋顶上的洞和部分结构倒塌,再到完全破坏。某些情况下,重要历史元素的破坏会严重影响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比如战争报道中提及的17世纪贝特加扎莱被掠夺的装饰板等,类似的更多类型破坏,在图像分析方法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尽管阿勒颇10%以上的历史建筑在过去五年的战斗中被毁,只有极少数建筑未受损,但评估发现有51%的建筑受损程度为中等,将来是有可能进行修复的。当然,许多建筑屋顶上有明显可见的破洞,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破洞使建筑物的结构暴露在持续风化和整体结构加速退化的不利环境中。此外,研究期间还观察到历史建筑周围的住房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这妨碍了向阿勒颇居民提供基本住房,同时他们也难以返回城市生活。
为满足居民的迫切需要,阿勒颇的重建工作将会迅速展开,但不应忽略的是,重建工作应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对于遭受战争破坏的城市而言,文化与文化遗产是城市恢复与重建的强力催化剂。恢复文化遗产是危机后社区康复进程的一部分。
这份报告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评估和分析显示了世界遗产地的破坏程度,有助于以极其精确和详细的方式了解城市的危急情况。从而在战略上规划城市的恢复,帮助实施短期的紧急和缓解措施,并确定优先行动,这为解决城市重建和恢复所面临的复杂和众多挑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