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规划中国”首发,授权转载-
今天,2020年如约而至~
如果说,小时候畅想的世界终会到来,今天为大家讲述的这些,却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甚至被人们完全忘记。
据数据显示,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在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中国传统村落锐减几十万个,很多蕴含着历史气息的古村落,还没来得及被人们认识,就已经悄无声息的从这个世界消失。
今天,一切都还有机会。
为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1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分5批内界定了6819个传统村落,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群。自2017年开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开始了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系列课题及项目,开始了基于传统村落内容的研究及社会科普工作。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最根本是要激发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与参与行动。
2019年12月27日,中规院携手腾讯,联合传统村落守护大使宋茜,一起发起“传统村落守护计划”公益活动,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守护古村这件事情。
这次“传统村落守护计划”公益活动,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五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
闽南文化栖息之地:曲江村
曲江村中最早的建筑——朝水楼,始建于1549年,距今已有470年的历史。2008年,曲江村的河坑土楼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申遗11年后的今天,这座古村所蕴藏的文化,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
2029年,我们不想这座曾历经几个朝代的古村落,被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声所淹没。
云贵高原上的侗族家园:大利村
古道古风古井古楠树,木桥木樸木楼木谷仓。大利村位于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交界地带,深山溪谷,林木繁茂,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村庄、溪水、青山重叠布局,充分体现侗族人民喜水而居的习性,村落形成融洽的山地村落景观。大利村属于侗族,拥有多项非遗文化。侗族大歌、侗族萨玛节、侗年、侗戏、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9年,我们不想这座多才多艺的村落,失去了传承至今的传统技艺。
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麻扎村
麻扎村,位于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这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是迄今新疆现存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也是国内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 麻扎村的一切都显示出自然生境和人文特质的成就力。
2029年,我们不想这座“中国第一土庄”,被自然侵蚀凋零。
千年文脉相承的皖南古村:尚村
尚村的形成可追溯至唐朝末年,当时中原战乱,各士族大户迁入皖南徽州,因尚村幽秘宁静,便定居于此,成为皖南罕见的多姓氏千年古村,发展至今,形成了全国罕见的“十姓九祠”。尚村崇尚文化,家家有砚瓦,户户有毛笔,文风之盛,堪称千年典,故又称“砚瓦村”。千年的风吹雨打,没有磨灭这座古村的魅力,反而增添了些许韵味与宁静。
2029年,我们不想为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魅力。
西北深处的百年藏庄:塔加一村
塔加一村地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80多公里。山脉连绵,沟壑交错,塔加一村是白云深处的百年藏庄,元代以前,塔加一村的身影,就已经出现。然而,经历了百年的风吹雨打,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呈现濒危状态。村落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029年,我们不想这座百年藏庄,消失在这个世界。
虽然,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但现在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未来的一大步。2019年,是宋茜出道的第10年,这10年,她一直保持着一颗简单又有活力的心,这10年,她一直默默的为公益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就像她曾经说过的:“十周年,是终点,也是起点。”2020年,不仅是宋茜的新起点,也将是古村的新起点。相信2029年,我们将见到更完美的宋茜,还有更美丽的古村。
基于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了“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PC端及移动端,将中国优秀传统村落纳入其中,以图片、文字、音频、口述历史视频、360全景漫游、VR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传统村落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视性于一体,传递了传统村落中包括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为公众全面接触、认识传统村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普窗口。
同时,通过搭建“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腾讯号、快手号等,以不同的形式向不同受众传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内容。此外,还通过与腾讯公益、快手、新浪微博、百度等流量平台合作,策划发起了“快手五一活动——寻找传统村落中的非遗传承人”、“再见传统村落”等公益捐款活动,让社会大众真正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来。
传统村落,由你我来共同守护!
戳阅读原文
和传统村落守护大使宋茜一起,成为“古村守护人”
近期阅读: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