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华高莱斯 1/6图片工作室
关键词:东京湾区、制造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集聚
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而这种分布规律又是几十年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结果,在这种梯次式制造业升级和转移的过程中,东京湾区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布局鲜明的格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梯次式升级,整个湾区从沿海到内陆都惠及了制造业。今天与大家简单分享东京湾区制造业的升级过程及其所带来的格局规律。
文章来源:华高莱斯
东京产业往外赶
开启地区产业格局重塑
拥挤的东京
最先开始“容不下”工业
战后东京湾区的工业大量集中在东京中心区,尤其是以东京火车站为中心的区域。以横滨和川崎为代表的神奈川县,及以船桥和千叶为代表的千叶县,虽然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工业发展,但是在战后初期依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作为地区老大的东京,最先开始向外迁出产业——紧张的中心城区用地,拥挤的交通,高昂的地价,迫使东京在六七十年代开始通过工业分散战略向外迁出,而港口条件优良、土地广阔、地价低廉的神奈川县与千叶县自然是首选,尤其是神奈川县,成为了最大受益地区。
1946年的东京池袋地区
图片来源:smtrc.jp
外迁不等于放弃!
东京保留最精华的工业
在工业分散过程之中,东京并非一股脑全部外迁,而是将占地面积过大、效率较低、层次较低以及对物流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业向外迁出,这些就包括机械制造、电器、石化、钢铁等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大量向南迁入到邻近的神奈川县。至今,川崎与横滨的主导工业都是机械与电器制造。
而东京自身保留下的工业以精密机械与加工为主,这种企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占地面积小,适合保留在市中心的边缘位置。因此,在东京市中心南部,集中了大量的精密机械与加工企业,尤其以紧邻川崎市的大田区为代表。
大田区工业聚集区分布规划
图片来源:city.ota.tokyo
大田区主要精密加工企业领域与数量
东京成为湾区“大脑”
引领区域制造业升级
“为区域服务”!
东京走向生产性服务业
你能想象得到,现在作为商业核心的涩谷、秋叶原地区,半个世纪前曾经遍布工厂吗?随着六七十年代开始东京市中心的工业撤出,第三产业开始大量填补进来。曾经的工业地带,变身成为了繁华商业区,集中了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出版印刷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再加上众多大企业将总部布置在东京市中心,因此东京全面承担起了东京湾区制造业的“大脑”功能——服务于人的生活、服务于产业的管理、服务于产业的研发,也服务于产业各流程的优化。
为服务业服务!
都市型工业成为东京支柱
随着大量第三产业聚集,尤其是商务、商业、研究等功能集中在东京市中心后,东京的工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除了精密制造与加工产业以外,食品加工等生活消费品、出版印刷业等都市型工业成为了东京的工业支柱。尤其是印刷业,是现今东京制造业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门类,2011年东京都的制造业企业数量统计中,印刷及相关企业近6000家,占据全部企业数17.1%,由此可见大量总部、商务和研发功能对东京工业结构的影响之大。
2011东京都制造业企业数分类构成
数据来源:东京制造业的现状和变化
东京辐射+全面工业化
=湾区制造业全面崛起
东京高校外迁
带动周边产业能力提升
东京都截止2018年拥有138所大学,再加上众多的科研机构,这成为了东京湾区产业创新升级的人才根基。同时这些高校随着产业也在外迁,尤其是向西方向,众多著名大学从东京市中心迁往神奈川县或者东京都多摩地区,或者设立分校区,如东京大学、明治大学、日本大学、中央大学、专修大学等。这当中受益最大的神奈川县,到2018年为止已经聚集了30所高校。
最重要的是,这种高校外迁,进一步拉近了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的距离,成为了东京周边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智力原动力,也强化了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如东京大学,在东京周边有多所分校区,而且专门设立有产学研合作本部,负责处理产业创新与企业合作的事务,仅2006年,东京大学就利用自身知识资源参与成立科技创新企业24家。
东京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
图片来源:u-tokyo
产业化能力强
带来产业创新能力蜕变
以神奈川县和千叶县为代表的东京周边地区,随着产业持续升级,并且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催生出了贴近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机构聚集的趋势,大量研究机构、企业总部的研发部门等,向工业区靠近,贴近工业区布置,成为致力于研发创新的科技园区。
如川崎市,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吸引了400多所研究机构落地,包括川崎环境综合研究所、富士通研究所等,也出现了包括神奈川Science Park、KBIC、KSP等众多专门负责产业创新研发的科技园区,实现了独立的科研升级能力,能够自我完成产业持续升级创新的进程。
Science Park
图片来源:zen.co.jp
服务业、研发与产业梯次渐进
偏远内陆也迎来产业聚集
在京滨和京叶沿海地带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自给自足的进程后,湾区沿海部分完成了从生产中心向研发中心升级的关键步骤,纯粹的制造业开始进一步向内陆相对偏远的地带转移。
目前,在神奈川县西部和东京都西部的多摩地区、埼玉县,以及千叶县内陆,开始迁入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多摩地区拥有大量电子产业企业,埼玉县则是以机械制造和医疗制品为主导。同时伴随着生产中心的内陆延伸,各大企业的企业研究所也开始跟随生产中心向内陆进发,以求在快速进步的科技时代,制造企业的技能不会衰退。其中八王子市、所泽市、厚木市等内陆偏远城市成为了新一轮的受益者。
东京湾区制造业转移与升级进程示意图
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结语
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展开与升级,是一个明显的由点(东京市中心),连线(京滨和京叶沿海),带面(向内陆延伸)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区域制造业升级的标准过程。
但是东京湾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制造业升级、铺开的进程中,把握住了各区域所承担角色,以及升级过程中对制造业发展势能的传递:用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东京成为“大脑”,并带动周边沿海制造业上位——通过将研发贴近制造业,实现沿海地区从生产向研发的角色升级——通过企业的科研机构跟进,推进内陆制造业的铺开。这种制造业升级的传递关系,是东京湾制造业强大至今的基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