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型小城镇量大面广,是推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应该关注的重点,然而当前其发展遭遇瓶颈。本文通过政策、学理、实践3个层面的探讨,梳理出农业型小城镇应以发挥服务带动作用和承担农业转移人口为基本使命,以此构建转变目标、调整动力、明确主体、优化空间的发展思路。以陕西省咸阳市杨陵五泉镇为例,研究其发展建设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农业型小城镇提供借鉴。新形势下农业型小城镇应以农业为基础,适时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释放农业人口;统筹布局全域空间,以更少的空间资源推动更大的效益产出;调整与乡村互动发展的关系,真正发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镇村一体化发展局面。
发展农业型小城镇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困境
1.1 重要意义
1.2 现实困境
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研究综述
2.1 政策背景
2.2 学术研究
2.3 实践经验
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3.1 多维度研判下的农业型小城镇发展使命
农业型小城镇发展思路研究框架图
3.2 发展思路
3.2.1 转变目标:有效发挥服务带动作用
3.2.2 调整动力:突出农业科技引领作用
3.2.3 明确主体:提升农业主体职业化程度
3.2.4 优化空间: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
杨陵五泉镇发展策略
4.1 五泉镇概况
2015年五泉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陕西省及全国的对比图
4.2 五泉镇发展的主要特征
五泉镇产业布局图
4.3 五泉镇持续发展策略
4.3.1 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4.3.2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农业创—研空间布局示意图
4.3.3 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匹配劳动力特征的从业类型和内容设置
4.3.4 优化镇村空间布局
五泉镇现代镇村一体化发展圈层模式
五泉镇镇村空间发展体系示意图
结语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9年第5期《农业型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作者:段德罡、赵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推荐阅读
◆【大都市边缘区村镇规划】大都市地区小城镇群的空间演进及其机理研究——以上海市奉城地区为例
◆【大都市边缘区村镇规划】湾区乡村角色地位与突围策略研究
◆【大都市边缘区村镇规划】边缘的集聚:长三角淘宝村的空间特征、趋势与规划应对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官方网站(在线投稿):
https://www..com.cn
Email:shcsgh@supdri.com
邮发代号:4-803
电话:021-32113552/32113553
传真:021-32113554